重耳答道:“你所要的男女、奴隶、金玉丝绸,你全都有,我能拿得出什么来报答你呢?”
楚成王笑道:“尽管这样,你也还是要报答我的吧?”
重耳寻思了一会儿,道:“这样吧,如果我真的能回到晋国去当国君,那么若我们两国之间哪天要打仗时我就退避你九十里吧。”
后来,重耳果真回了晋国,当了国君,史称晋文公。十九年的逃亡生涯磨炼了他的心志、开阔了他的视野,使已经六十多岁的他十分之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开始积极地巩固霸业。
不多久后,楚国欲发兵进攻宋国,宋国赶忙派人来向晋国求救。
晋文公重耳因宋公曾对自己极好,不忍不帮,便急召众将商量救宋的办法。
众人一开始的想法是向楚国求情,但又怕楚国不肯,可是若要真的向楚国出兵的话他们又不大愿意。
于是,最终晋文公采取了先轸的建议——先答应宋国的请求,然后叫宋国与齐国、秦国联系,让齐国和秦国出面与楚国交涉,然后晋国出兵伐曹国和卫国,把曹国和卫国灭掉后将一部分土地分给宋国,以作补偿。
楚成王得知晋文公要去救宋国,便劝自己的大将子玉千万别去接近晋师,并道:“晋文公在外流亡了十九年才得以回到晋国,什么危险都经历过,什么人情世故都见识过,像他这样的人是很难战胜得了的,你还是尽量离晋师远点吧。”
但骄傲自负的子玉却不同意,表示就算是为了堵一堵那些说闲话的人的嘴也要去和晋军一战。楚成王无奈之下只给了他很少的部队。
当得知楚国大将子玉的兵要来打晋军时,晋文公便遵守当年对楚成王的承诺主动退避九十里。
晋师中有些大将便很不高兴了,对狐偃说:“我们乃国君做帅,他们乃臣子做帅,为何我们要退避他们,这不是太丢脸了吗?”
狐偃微笑答道:“理直才能气壮,理亏则气也衰,我们国君曾答应过楚王若两国起兵时要退避九十里的,若我们不遵守诺言,即是理亏,理亏之兵是打不了胜仗的。如果我们退避了之后他们仍不撤退,那就是他们理亏,我们就有理由进攻他们了。”
于是,狐偃让晋军退避九十里。
子玉带领的兵果然没有撤退。
晋军和楚军便展开了大战。
子玉的兵一路急进,依托山势和险阻之地扎营,与晋军对峙于城濮。
晋文公采取退避九十里的做法一来是为报答楚成王当年的款待之情,二来是为了诱敌深入,没想到子玉果然上了钩。
四月六日,两军交战,子玉狂妄道:“日必无晋矣。”而晋军则在开战之前就定了‘楚始得曹,而新婚于卫,若伐曹、卫,楚必救之,则齐、宋免矣’的作战方针,于是开战后先从卫国下手,并且很快得胜,接着晋军入曹,很快又获胜,如此,先前依附于楚国的卫国和曹国先后被攻陷,楚国的力量被大大地削弱。
接着,晋文公又采用先轸的谋略让齐、秦两国与晋国结盟,以解除晋国的后顾之忧。
然后,晋军先对组成楚国右翼的陈、蔡两国之军队发起进攻,很快,楚国的右师大败。紧接着晋军攻打楚国的左翼部队,不多久后楚国左师也全军覆没。
至此,楚军大败,子玉立即带着残兵败将逃回楚国,并在国内自杀。
这便是有名的‘城濮之战’。”
..........
亲们,三更来了。很多年前,我从一本中国典籍上得知了公子重耳的故事,之后便一直都记得他逃亡它国十九年的经历和境遇,他遇上过深明大义或深爱他的女人,他不受待见的经历,以及他后来回到晋国后巩固霸业的过程,如此波澜壮阔、曲折动荡的一生,让我每次想起都心潮起伏,所以,我总想写一写他,现在终于借上官澈大人之口把他的故事说上一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