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们此时的这片土地上最不缺的,除了可用于燃烧的木料、枯叶外,就是泥土了。倘若说前者是用来生火的,那么后者就是用灭火最好的材料。
只见祖朗的山越军迅速冲到火沟旁后,原先朴胡的进攻部队举盾牌为他们遮挡峰顶洒下的箭雨,而山越军士兵千铲高举,尘土高扬,灰飞四溅,战场一下子变成了由战火纷飞变成了尘土飞扬。千余山越军士兵纷纷冲上来,尽可能地靠近火焰燃烧区,用铲子一下一下铲着土,向着燃烧点扬去,往往只几下,一小块燃火区就被轻松扑灭。
就这样加入战团的山越军在灭火,朴胡的步兵则在为他们掩护,彼此分工合作,配合得亲密无间。火攻碰上了土掩,一整条环山防御火线,就这样在一千多双臂膀的有力挥舞下,很快走向了完全熄灭的边缘。
待到火势将熄时,部分山越士并开始将铲子收起,站在营寨墙体上的孙军士兵这才发现,这种土铲竟是可收缩后挂在腰间,随身携带的,极是小巧方便。很显然,对于这种火攻术,曹军早有一套独门且极为有效的应对之法。他们隐藏在左侧树林里的这批人,看来就是专门应对这种局势而存在的。
陈武煞费苦心经营的火线防御,就这样被山越军和江夏蛮军的有效配合之下,轻轻松松地给破了去,失去了这道至关重要的防御线,陈武的营寨就如同一个裸女,彻底坦露在了曹军的面前。
下一刻,对于这场纵火者与灭火者之间的较量,有点气急败坏的陈武嘴角边拧出一丝狞笑,他近乎用咆哮的声音下令道:“弟兄们我们还有营寨,以他们的兵力不一定攻的破我们的防线,滚木,放!”
攻防大战,在这一刻才真正而全面地爆发起来。
“放云梯,杀!杀!杀!”
朴胡、太史慈在这一刻都率领着部属走出幕后,来到墓前,带队猛冲陈武的营寨。
此时攻城拔寨的重要器械此时才出场了,一架架的云梯不是被驾到陈武用木石建造的防御工事寨墙上,而是都被放到环形壕沟的上面,快速的形成一道道半米宽的云梯桥。短短几分钟里,二十八座云梯桥架设完毕,方便着进攻部队的冲过壕沟,进入攻寨的主战场。
“云梯原来还可以这样使用!”陈武和守军被深深地上了一课。
曹军两支部队数千人围拢上陈武横亘在这个关隘的营寨时,守军在陈武的带领下,也作出了应有的反击。大批的圆木从寨墙上汹涌滚下,仿佛一部部重型坦克,以碾压万物之势对着山下俯冲。挟着巨大而澎湃的力量狠狠地撞向那些把奔跑在前的曹军战士。
一般情况下,面对这种滚木擂石的攻击,进攻部队没有防御和躲避的能力,会遭受到巨大的伤亡。然而谁也没想到的是,祖朗的山越军和朴胡的江夏蛮兵都是反应出奇的敏捷。两侧的战士固然是在向两边奔跑以图躲避,位于中央的战士在来不及逃离的情况下,面对那一节节滚下来的巨大圆木,干脆不闪不避,一部分长矛战士径直上前,将手中的长枪狠狠地插向地面,组成一排类似拒马般的枪阵。然后是盾牌手上前,用手中的盾牌死死抵住枪阵,将其顶出一个四十五度角的斜上姿势。当巨大的圆木翻腾滚落时,撞击在插入地面的枪阵上,在盾牌手的死抗下,巨大的冲力竟使其顺着枪排的坡度擦着曹军士兵的头顶斜飞了出去。少部分滚势较缓的圆木则干脆被抵在枪阵前。待到一波滚木攻势结束之后,所杀伤的敌军竟少得可怜。
不得不说,这种别出心裁的抵挡方式,的确令营寨上的孙军士兵大吃一惊。要使用这种方式对抗滚木攻击,除了需要莫大的勇气和绝佳的配合之外,最重要的是这种临场应变的反应能力。指挥官永远不可能在木石落下的时刻通过发布命令来应对,那注定了是来不及的,只能由战士们自发自觉地在第一时刻做出正确反应。
不愧是擅打山地战的山越军和江夏蛮兵,也只有他们,大概才会经常碰到这种情况,因而才能够做到在这种千钧一发的时刻,立刻做出及时而准确地应对,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伤亡。
那一刻,陈武的脸上露出一丝凝重和深深地担忧,他知道,他面对的这支部队是绝对不好对付的。
躲过了滚木攻击的山越军,迅速利用着他们的特长开始向着营寨发起冲锋,峰上旗帜再摇,无数火箭在此时冲天而起,闪耀出炽烈火热光芒,盘旋天际,以焚化万物之势凶狠地落向敌人的头顶。
当滚木战术对敌人不好用时,陈武立刻转变战法,看着山越军快速的攀爬能力,做好准备短兵相接的同时,立即采用了箭矢压制性打击。他们的营寨不是城墙,上面不可能像城防一样堆放大量的滚木,或是石块等重型守城利器,所以这滚木防御手段也仅是与敌军正式面对面交手前的陈武所能拿出了最后犀利手段。面对“火沟”防线的被这样突破,他没有想到敌人还有便携式铲子部队,对于朴胡和祖朗层出不穷针对他的突破手段,他也只能说声无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