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治二年十二月二十三日,罗氏家召开的茶会正式在周防国的山口城展开。
在倭国讲究点茶道的大名或者武士,都会有个专门的茶室来举办茶会。标准茶室一般是四叠(榻榻米)半大小。作为原大内家居城的山口城的天守阁中,也正好辟有这么一处茶室以及庭院,据说是由已故大内介大内义隆花了不少钱币以及请来了不少公卿茶人共同研究设计后才建造出来的,现在倒是便宜政良了。可惜的是,将来等政良返回九州后,此处茶室就将伴随着山口城一起被拆除了。
这个茶室正好四叠半,地板上铺着榻榻米,正中的墙壁上挂着一副字画,上面写书着‘幽玄’二字。幽玄是源自于禅宗审美意识,倭国中佛经多次提到了幽玄两字,这其间表达出一种隐而不露,柔美深远,而不可言喻的意境。作为武将的茶室,除了这些摆弄自己知识水平的字画外,还常常摆放上一把名太刀。太刀放置在特定的安置架上,以刀尖向上,刀柄向下,边锋向内的方式摆设。作为展示,刀柄必需向左摆设,一方面左面是刀的正面,另一方面则表示无威胁性,若刀柄向右的话,即表示可以用右手拔刀,随时出鞘伤人。
而茶室的中央是个小火塘,火塘上架着茶锅咕嘟咕嘟地烧着水。茶室三面是墙`长`风``,而拉门之外,则是回廊和池塘组成一个日式庭院。庭院的池塘边摆放一节竹筒,上接着泉水,但竹筒差不多盈满后。竹筒会倒转放水进石头砌的小池中。在复位回原来的位置继续蓄水。如此周而复始。
而竹筒倒水时,底部敲打石头会发出咚地一声,在这寂静的庭院格外显得清脆优雅。这种竹筒取水装置称为‘添水’,在火影等一系列日式漫画都有它的影子。‘添水’最早是一种农业用具,用竹筒敲击的声响来驱赶农田边的飞鸟和野鹿。后来被引用入倭国庭院中(可笑的是,这种农具反而没有在倭国的农业中发展起来),据说通过竹子和水两种纯净的象征,代表了禅宗的一种禅意。可以洗净内心的繁杂。
以上的种种的精心摆设,都是为了营造出茶会中喝茶的氛围。倭国茶道是在中国宋朝时,由留学僧传到倭国,然后先在那群整日吃饱没事干的僧人中盛行,后来才传到公卿和武家之中。据说和尚之所以爱喝茶,是因为可以从苦涩的茶味中体会到人生之苦,对于领悟某种幽玄的意境,有着独到的帮助。这点不知是真是假,但是茶叶对倭国当时而言是舶来品那种,要漂洋过海地从中国进口。属于超级超级贵的那种。
随着茶会开始,作为此次茶会主持人的高僧快川绍喜要烧水。并清洗茶碗,他的一举一动还必须合乎礼仪。一般情况下,在这个等待过程中,参加茶会的众人这个时候都要么观看墙壁上的字画,要么鉴赏那把太刀,或者远眺庭院,再者可以仔细着听着茶锅里水烧开后的沸腾声,中间还偶尔伴着水添‘叩’地一下的清响。他们不管是作表面功夫,还是真的沉浸其中,都是一副能要做出一副从这茶会中体悟到某种禅境的姿态,否则会遭别人的鄙视的。
但是今天来到应邀前来参加的众寺庙神社势力的代表却安静得很,实际上早在城外的时候,他们就紧张不已了,众人心中纷纷都有“罗氏家到底是不是有阴谋的?”、“要是次城被封锁,是否有其他路径逃跑呢?”等等各种想法,反正所有人都忐忑不已。自然是无法欣赏所谓的茶会了,更加是无法体会所谓的精神感受了。
而作为高僧快川绍喜却似乎对此毫无察觉一般,反而是更加细致地操弄起茶会来。只见等到水终于烧好,他先将一包茶末,倒进茶碗之中,再将烧开的开水用茶筅倒入茶碗之中,静静地等待茶末完全与水交融在一起。这时候倭国人喝茶还是那种抹茶,就是将茶叶研磨成粉末再进行冲泡。这也是中国宋唐之际喝茶的方式,只不过他们用茶砖或者茶饼来替代,而到了明朝,喝茶方式追求天人合一,返璞归真,把追求茶的真香放在第一位,才改由泡茶喝的方式并一直传到现在。
高僧快川绍喜将冲泡好的茶碗一一端给在座的众人,脸色惊疑不定的众人只好硬着头皮毕恭毕敬地将茶碗端过,先对主人的热情招待表示感谢后,再慢慢将茶碗转三次,观茶色,闻茶香,并将茶具仔细端详一番,最后才喝一小口。如此持续下去,待所有人喝完,高僧快川绍喜又冲泡了一壶,再喝了一轮如此算喝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