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们是雷声大雨点小,当天回去还兴趣很高,要把自家的娃送来上学。不要学费的学不上你也是傻子,是不是?
结果!到了第二天,有娃的家庭大多数都变卦了。
看着自家的娃能干活了,他们又舍不得把娃送去。不管怎么说,娃能干活了多少可以减轻家庭负担,这是眼前可见的利益。而读书是好,可那是以后的事。再则!读书的人以后还一样要干活,是不是?还不如不读书。
有了这种短浅的想法,大多数人都放弃了送娃上学的想法,变得现实起来。
只有一家,家庭生活条件好一些,才打算把八岁的儿子送过去试试。是试试!试读!合适才正式上学。不合适!读两天就算了。
另外!还有两家打算把四岁大小的儿子也送过来。因为!他们明天要出门送货,不方便带娃在身边,没有办法,就当把娃托付给他,帮助照顾一天。
昨晚,方基石一家人没有走,住在孔子家里。跟上次一样,该怎么住就怎么住。
包括方基石在内,大家都很兴奋。都认为,明天一定有许多人送娃来上学。甚至都有些担心,人满为患。
今天早上,一家人早早地就起来了。做饭的做饭,打扫卫生的打扫卫生。
就连护卫们都动起来了,把院子打扫干净后,还把院子外面的道路都扫了一下。好像不是迎接学生来上学,而是迎接重要的客人。
孔子站在案几前,左看右看就是觉得不合适。可他又不想改变,毕竟!这种摆法已经多少年了,娘亲在世的时候就这样摆放了。不!是从他记事开始,案几就是这么摆放的。
“把案几摆在这里,合不合适?”见方基石走过来了,孔子问道。
“那应该摆放在哪里呢?”方基石问。
“我觉得应该摆放到角落那边!”孔子说着,用手一指。
“那不合适吧?”亓官氏上前来说道。
“合适是不合适!可是?这娃们多了,还摆放在这里,家就显得小了。”孔子解释道。
“那?随便你吧!”听说是为了学生,亓官氏也就没有再坚持。
她都有些怀疑:夫君的变化怎么这么大?以前的时候,也就是她刚来的时候,家里的东东她是不能随便动的,要是不小心动了一下,就有可能遭到他的呵斥。
“不能动,那是我娘放的位置!我娘以前一直这么摆放的。”
“你动它干吗?多少年了,都是这么放的!”
“谁让你动了?谁让你动了?这样摆设不是很好吗?”
不过!孔子也不是那种无理取闹的人,说了之后就不再说了。可每次都这样,就让亓官氏显得有些缩手缩脚地,不敢主动作为。
也可以理解,孔子自幼跟随娘亲长大,一切都是娘亲亲手设计的。现在!娘亲没有了,谁要是改变了原来的面貌,他就有些不习惯。
孔子亲自动手,把案几搬到角落里,再把席位也移了过去。坐到席位上,朝着面前看着。突然单瘫!他的眉头又皱了起来。
“这样不合适!显得暗了!娃们看见我可能会害怕的!”
说着!孔子又把案几移了一个方向。
然后!又坐了下去,朝着面前看着。觉得很满意,才没有再折腾。
吃过早饭,大家都有那种严阵以待地感觉,急切地等待着。
不过!让大家觉得意外地是,村子里一点动静都没有。好像是在考验大家的耐性。
“把马牵得远一些,有的娃可能害怕马!”方基石站在院子门口,朝着一个护卫说道。
“有的娃喜欢马的,他们来了,让他们骑!”一个护卫发表意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