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个时期,诸侯君王家是自己请先生单独教学,一对一教学。人家有钱、有权,有那个能力。
只是!遗憾地是,诸侯君王家的子弟,一般都不爱学习。
因为他们只要承袭了诸侯君王的爵位,就可以拥有一切。他所要学的,不是全方位的知识,不是管理天下的知识。而是!如何钻营,让自己承袭君位。
其他世袭贵族家庭情况也是一样,只要把那个法定承袭爵位的人搞1死,然后争取自己得到承袭的权利和条件,就不用学习知识了,让知识去见鬼吧!
先生也许是天下第一学问人,可他无法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学习的不是先生教的,完全是另外一门学问。所以!正儿八经的先生,无用武之地。而那些钻营的人,却成为某些人的座上宾和老师。
一般有钱人家,特别是那些官宦之家,他们的子弟一般是要学习知识的。没有知识,以后就无法当官。而这些人,一般上的是官学。官方举办的学校,专门培养这类人的子弟。
对于广大地平民百姓,接受教育的方式,一般不外乎父母长辈、年长者的教育,接受教育的机会大多是晚上,或者是作息时间。
还有一个更普通的教育方法,那就是耳濡目染。通过观看别人的行为举止、听别人讲解而接受教育。所以!对于聪明人来讲,无须上学,与有学问的人在一起,只要你有上进心,你就能学到知识。
对于笨蛋和不爱学习的人来讲,你一对一教学都没有用,人家没有那个智商,或者根本不想学习。
孔子想办私学,就是想当平民百姓家子弟的老师,教导这些人,让这些人也接受正规教育。也就是说,他想普及教育。
可问题来了!想法是美好地,可面临两个难题:一!你自己要生活,你没有办学经费。二!你收学费太贵的话,没有生源。人家交不起学费,就不会来上学。
在那个教育还没有普及的年代,人家觉得上学不上学无所谓。你要是学费太贵,我就不上学。你要是不收学费,我还要考虑考虑,我家能不能养活一个白吃饭的“大学生”。
就跟现代人上大学一样,考大学容易多了,可对于贫困地区的人、对于贫困家庭来讲,能不能读得起大学还是个问题。就算学校不要学费,可还要自己掏生活费啊!
孔子的想法是:学费是要收的,但是!不收那么多。
君王家是几个先生交一个学生,有文科老师,有武科老师,还有其他各科老师。甚至!有的科目还是几个老师。那个费用,是可想而知了。
而他开办的私学,是一个先生教无数学生,也教多种学科。不仅教人识字,还教授其他学问、技能。
君王家是一个学生支付许多老师的费用,而他的私学是许多学生支付他一个老师的费用。可以想象,一个学生能支付多少学费呢?
孔子的想法是!把学费降到最低!让每个学生都能交得起学费,都能上得起学。
学费问题和先生的收入问题,就这么被孔子给解决了。
剩下来的又一个问题:那就是!学生多了,你一个先生怎么教?
孔子的想法是:分类教学、分时教学!学长教学弟,学生之间相互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