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53看书网 > 三国之蜀汉再起 > 第六十七章 武都、阴平(一)

第六十七章 武都、阴平(一)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刘永的目光忽然落在了丞相诸葛亮身上,道:“丞相,你认为朕的提议怎么样?”

山河堰,因褒河又名山河水而得名,乃汉中引褒水灌溉农田的一项水利工程,创修于刘邦为汉王定都南郑时期。

“陛下是想增加汉中能够灌溉的耕田面积?”长久的和庶务为伍,诸葛亮对于蜀地的水利设施都有了个笼统的腹稿,故只略略一想,便懂了刘永的意思。

而赵云则是很疑惑,“汉中地广人稀,即便陛下先前曾下诏徙五郡之民充填汉中,可这恐怕也只是杯水车薪、于事无补。那增修山河堰有何益处?”

“徒劳民伤财耳。”

刘永不答,转向诸葛亮:“丞相,可知朕意?”

诸葛亮精芒一闪,道:“陛下是想增加汉中郡的粮食产量!”

“没错!”刘永断然附和,这才解释道:“一旦王师北上,无论出兵陇右亦还是奇袭潼关,战事皆非一朝一夕便能结束。汉军的军粮问题,要未雨绸缪。”

“从巴蜀运粮是大头,但蜀道崎岖艰难,一石粮食运往汉中,路途上就要损耗一半。这大头来的相当不容易。因此北伐军粮,巴蜀运粮固然是一个方面,汉中也需扩大生产贴补军用。”

“恕臣直言,汉中军民满打满算不过五万人,自足尚且捉襟见肘,想要供应起北伐大军的部分军粮无异于天方夜谭!”赵云摇摇脑袋,还是不明白刘永的用意。

这时,只见诸葛亮略有所思的讲道:“如果臣未会错意的话,陛下的意思是朝廷无论哪个方向北伐,把汉中作为出兵基地都是定局。那么,作为前进基地的汉中势必会驻进大量军队,增修山河堰灌溉农田,有利于军队北上汉中后的军屯。”

闻听诸葛亮此言,刘永笑了笑,赞赏道:“不错,丞相道出了朕的意思。朕先前迁五郡民一万家至汉中除了充实汉中外,也有为增修山河堰提供徭役的意思。”

“不知陛下准备多大规模地整修山河堰?”山河堰,与关中的郑国渠、白公渠和益州的都江堰齐名于世,李严亦有所耳闻。

“像都江堰一样,朕准备一劳永逸,都江堰使蜀地成了天府之国,山河堰至少要福泽后世,百年无毁。”面对众卿,刘永侃侃而谈,充满自信。因为在此之前,他已经做好了功课。“朕预计增修后的山河堰,能灌溉褒城县田一万余亩,灌南郑县田三万零六百余亩,灌酒县七千余亩,共计四万六千余亩。”

在汉中休上劝农,开拓农田、兴修水利这是诸葛亮早就想做的事,不想,今晚国宴刘永倒抢先一步提了出来。

只是…………

“臣观陛下山河堰工程所图甚大,可即使加上迁徙至汉中的五郡民,增修山河堰的人手仍然缺口很大、远远不足,纵使汉中驻军魏延部能分拨一部分人立,然而还是远远不够!”

“不错!”刘永点点头,“山河堰水利的增修确实极需要劳壮,因此,朕决定抽调西军四部斯臾、邛都七部营军两万四千人北上汉中,择地屯田、囤积粮食,顺便兴修山河堰。”

“抽调四部斯臾、邛都七部营军?陛下,这两支部队可谓西军中坚,若是掉走,西线防御大大削弱呀。万一汶山等地的羌夷有何异动,或陇西魏军借道阴平、武都进犯,朝廷恐怕鞭长莫及。”汉中之战前夕,马岱曾随其兄长马超、张飞入武都迎击魏军,因此到过武都一线,平日对于西线兵事也很上心。

刘永自信一笑,道:“卿担心西抽调西军主力后,西线一旦有事,国家力穷不能所制。而朕今夜想同诸卿商议的第二件事,便是四部斯臾、邛都七部营军调走后,如何填补暴露的防御漏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