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对于这个问题,唐宁早就考虑过,所以当梅兰芳问起之后,唐宁就假做思考了一会儿,然后答道:“这个我对中国京剧的了解也不算太多,不过我觉得中国京剧里有很多非常有特色的舞蹈,额、好像你们的术语叫做身段,比如我看过一出戏,演的是两个人在黑暗的屋子里互相都看不见的情节,那个就很精彩,多增加一些这种类型的剧目我相信我们美国观众一定会喜欢。”
受到唐宁提醒之后,张彭春、姚玉芙和梅兰芳协商了很久,最后确定在2月15日首场演出的剧目依次为:《汾河湾》、《青石山》、《剑舞》(《红线盗盒》片断)、《刺虎》。
梅兰芳优美的扮相和演唱,形象传神的身段姿态,深深地吸引了很多第一次看京剧的美国观众。每一出剧演完之后,观众都会热烈鼓掌,多次“叫帘”。尤其是最后一出《刺虎》,梅兰芳以其丰富的表情演出费贞娥复杂的心态,征服了美国观众,“叫帘“竟达15次之多。梅剧团在纽约的首场演出大获成功。
第二天,纽约报纸发表了许多评论文章。剧评家罗伯特·里特尔说:“梅兰芳在舞台上出现3分钟,你就会承认他是你所见到的一位最杰出的演员。演员、歌唱家和舞蹈家三位一体,结合得那样紧密无间,你简直看不出这三种艺术相互之间存在什么界限;这在京剧里确实是浑然一体而不可分解的。你看他在舞台上表演,会觉得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古老的神话优美和谐而永恒的领域里。”
纽约先驱论坛报评论道:梅先生的每一个动作都看起来像个女人。在中国传统戏剧中,女性角色由男人扮演,这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同寻常。值得注意的,是梅先生在表演中所表现出来的优雅。这是一种新奇、完美的艺术,它是如此高雅,足以整晚吸引美国观众,尽管大多时候,他们只能猜测台词和演员动作的意思。
甚至美国派拉蒙电影公司驻纽约的代表还亲自拜访梅兰芳,邀请梅兰芳参观其电影公司分厂,并提出请梅兰芳拍一部影片。梅兰芳考虑拍片用时较多,恐怕影响演出,双方商定到剧场拍摄,只拍一折的新闻片。所拍是《刺虎》的部分情节,虽然影片只有几分钟,但这是中国京剧演员第一次在有声影片上出现。
梅兰芳的演出大获成功,唐宁自然也因为这笔投资而大赚了一笔,不过让他没想到的是,其实他在这场投资里面最大的收获并不是赚到的这几万美元,而是他结识了梅兰芳这个人和他背后的人脉。
这件事还要从唐宁心血来潮启动的到员工家里“送温暖”行动说起,唐宁的这次行动口头上说的是为了增加员工的归属感和凝聚力、体现本公司的优越性,不过私底下的恶趣味就是他想到员工面前显摆一下存在感。
虽然出发之前唐宁就对大萧条时期美国底层民众生活的困苦程度有着一定的心理准备,不过当他亲身来到这些员工家庭的时候,依然觉得无比震惊。
比如当他来到那位之前的银行高管、现在工厂里的成本会计麦克先生家里的时候,他惊讶的发现麦克正在磨刀石上打磨刮胡刀的刀片,于是唐宁好奇的问道:“麦克先生,您这是在干什么?”
麦克有些尴尬的答道:“这、这不是想把它磨一下然后好继续用么,就这么扔掉实在是太浪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