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同盟会内部已然矛盾极深,若不是袁世凯依旧准备对付朝廷,这武汉只需三日便会被攻破。
对此,同盟会认为,北洋军摄于黄兴的威名不敢前进,因此黄兴功劳甚大,应该推举黄兴担任南方革命家总司令,指挥南方所有革命军,湖北新军必须听从黄兴的指挥。
同盟会的宋教仁、蒋翊武、田桐、杨王鹏等人认为,如果推荐黄兴担任南方革命家总司令,可以集中南方各省所有力量,一举打败北洋军,推翻满清。
然而湖北本土的共进会或者文学社孙武、刘公、蔡济民、吴兆麟等人却反对,他们认为黄兴代表革命领袖,如果公然担任南方革命家总司令,凌驾于黎元洪之上,势必会让人认为黄兴只会夺权不会做事,革命党不过是一群争权夺利的小人,且恰恰因为黎元洪不是革命党,所以更要将黎元洪当做一面大旗数起来,以吸引非革命党的反清人事纷纷参加革命。而凭借黄兴的威望,日后竞选总统才是正道,此时实在不易将军队指挥权从黎元洪手中抢走,以让别人挑拨起义军内部不和。
杨王鹏大怒,正要大骂,幸好宋教仁聪明,从中周转,提出不如让黄兴担任战士总司令,管理各省前来湖北支援的部队(主力部队便是黄兴的老乡湖北湘军援军),而黎元洪担任湖北督军,指挥湖北部队(鄂军),这双方指挥军队不同,也不会有任何芥蒂。
黄兴等同盟会认为鄂军不善战,武汉久战未果便是因为湖北人的缘由,因此非常赞同这个意见,而孙武、吴兆麟等人也知道黄兴名望太大,如果不按照宋教仁的办法,真没办法安置这尊大神,于是双方达成协议,黄兴登台拜将,甚至竖起了一面七米高的大旗,上书“黄司令”三个大字,插在汉阳镇最高的楼上,好不威风。
彼时北洋军按照袁世凯的指令后撤三里,众革命党纷纷鼓噪起来,认为黄兴依靠自己的名气吓走“百万”清军,顿时士气高昂起来,扬言杀散袁世凯,杀到京师城,活捉溥仪小皇帝!
此时袁世凯已经获得大权,摄政王载沣称病不出,朝臣们推荐袁世凯组建内阁,于是袁世凯准备施行君主立宪制。尽管他野心勃勃,但是此时的他还真的没有宰掉满清皇帝自己当皇帝的打算。
袁世凯派人与黎元洪秘密接触,希望双方罢兵,然而此事被黄兴获悉,黄兴立即宣布:永不与鞑虏议和!若有妄谈和平者,以汉奸论处,人人得尔杀之。
得了,湖北革命党尴尬不已,本来就打不过人家北洋军,再让黄兴这么一搅合,只等着失败吧,湖北众人对黄兴不满加剧起来。
反倒是各省前来武汉的革命青年热血沸腾,被黄兴一顿鼓舞,愤然向北洋军再一次发起攻击,然后……嗯,就没有然后了,因为进攻的热血青年都流血死在了北洋军阵地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