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毕竟工程机械这一块对技术要求,材料要求都比较高,李儒晋让沪海方面先有个心里准备,工程机械想要搞起来或许不是很难,但是要想搞好,搞出成绩,这就不容易了。
但沪海方面搞工程机械也比较有优势,本身沪海就有一家规模还算可以的钢铁厂,又是东部最大的经济,文化中心,有足够的人才储备和人力资源。
内阁又批准了宝山工业区的建立,这些都可以成为搞好工程机械的基础。
两个人的商讨过程中,不断的有沪海方面的工作人员加入,结果,原本只是两个人讨论性质私下谈论,变成沪海方面和李儒晋合作的会议。
沪海方面表现出极大的合作意向,李儒晋又不好意思拒绝,这段时间,沪海对他的照顾太多了,李儒晋无奈之下,答应了和沪海方面的合作。但要等钢铁厂建设工程结束后,合作才能全面展开。
但在这之前,沪海可以先做一些准备工作,李儒晋也答应从研究所里调一些技术大拿过来,协助沪海方面的准备工作。
等到李儒晋回去后才发觉,他好像上了沪海方面的套子了,一步一步被沪海带沟里去了,答应了与沪海方面的合作。李儒晋无奈的笑了笑,唉!自己还是太年轻了!
沪海方面开心的不得了,这段时间,足够沪海方面把李儒晋调查个底朝上了。虽然,和军事方面的事情调查不出来,但已经查出来的东西已经足够沪海方面惊讶了。
这小子不但背景通天,更重要的是这小子手里有东西,有技术,是大文帝国的散财童子,是个金娃娃。要是能把他捧在手里,那作用可就大了。
这下沪海方面就不是要和李儒晋搞好关系那么简单了,他们想把李儒晋拉拢过来,后来一想,这个有点太不现实了,他们能给予的能有帝国给予的多吗?仅一个爵位,就让沪海打消了这份心思。
既然不能拉拢过来,那就想办法牵绊他,让他在沪海多留一段时间,为沪海的发展出谋划策,这才有前面的那场戏,用合作的办法,把这小子给牵绊在沪海。
虽然用了点小手段,但凭沪海方面多日和李儒晋的交流和观察,这点小事,李儒晋是不会放在心上的。沪海方面赌对了,李儒晋只是无奈的笑了笑,然后就埋头工作了,为沪海方面出谋划策了。既然答应了人家,就好好的做。
雨一直在下,还不小,虽不是大雨倾盆,也是中雨,没完没了的,建筑工地已经全面停工了,开始排洪抗涝了,幸好宝山区位于江边,排洪抗涝的任务不是太艰巨。
沪海方面的工作人员来工地的次数也少了,李儒晋知道沪海市区地势偏洼,估计都去抗洪抢险去了,李儒晋也没有坐在这里看热闹,也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参与沪海方面的工作。
别人敬你一尺,李儒晋当还人一丈,这点做人的基本道理,李儒晋还是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