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没有谢必安几日前提到钟馗一事,引商怕是也想不出这名虬髯大汉是谁。可是现在一听,就已经清楚对方的身份。
一切有似乎绕了个圈回到原地,她还是要等谢必安的消息才成。
谁成想,谢必安这一走,竟与范无救离开的日子一样久。
引商再次见到谢必安的时候,已是腊月了。白雪洋洋洒洒飘落下来,他带着一身的风雪出现在院子门口,那时距岳吱吱独自回到阴间已经过去四个月有余了,引商正准备出门去帮赵漓等人解决一些难事,一推门,却见了他。
“你怎么回来了?”惊讶之下,她只能问出这句话。
“还有事,快要走了。”谢必安只站在门外望了一眼这个院落,然后将目光落在了院门那道门画上,“有这东西在这儿,你也不必担心什么。”
无论是寻常小鬼,还是他们当阴差的,似乎都很怕这个东西。引商也没在意,“那……咳咳,苏雅……”
许是近几日天凉,她也染上了风寒,偶尔还会咳上几声。
“这事有些难办,再等等吧。”他神色间也有难色。
心知自己本就帮不上多少忙,听他这么说,她便没有继续问下去。正想请他进去歇一歇,谢必安却睇了一眼那张门画,说了声,“改日吧。”然后再次匆匆消失在风雪中。
每每看到这些人神色间的疲惫,引商就暗恨自己无用,纵使会些驱鬼降魔之事,她到底是凡人之躯,不能像他们一样眨眼间往返于千里之外,想跟去帮些忙也是帮倒忙罢了。
叹了声气,她还是专注眼前这些难题,尽职尽责的去寻赵漓了。
除夕那夜,赵漓为了感激她一直以来的尽力相助,非要和程念一起拉着孤身一人的她去程家过年。引商三番两次的推脱,怎么也不肯过去。她知道这个小妹妹和妹夫是好意,可是程家终究不只是他们两人的程家,她这个外人去了始终麻烦。
结果,这么一番推脱之后,反倒是赵漓和谢十一开始邀她过府一叙,吓得她忙说自己有了去处。她也看得出这两人是想找她商量一些难事,可是过年时她真是没这个心情。
最后,除夕那日她拎着礼物去了张伯的家里。
自打青娘去世之后,张伯整个人都瘦了一圈,神智也变得不太清醒,引商这次去,无论与他说什么,他都是浑浑噩噩的。也不知幸与不幸,反倒是被华鸢三番两次说成“短命”的张拾还活得很好,都已经娶了媳妇进门,据花渡说,这是青娘苦求了北帝才换来的……
花渡,一想到这个名字,引商就忍不住懊恼。这个人一回阴间就将近半年不见踪影,长安城都快乱成一团了不说,她与他还没有将上次的事情说完呢。
可是急归急,气归气,她心里想得更多的还是他的平安。
无论是他,还是卫瑕等人,他们迟些回来也没关系,只要万事平安便足矣。
眨眼间,终于到了一年中最难熬的那个日子——上元灯节。
上元节足有三天都是没有宵禁的,而在正月十五这一夜,无论男女老幼都会走到街上欣赏花灯,偌大的长安城张灯结彩,人群熙熙攘攘,比七月初七那一日还要热闹上几分。年少的小娘子们与亲人上街赏灯时,若是偶遇了什么一见倾心的少年郎,便又是一段缠绵悱恻的姻缘□□。
可也正是因为外面太过热闹,独自坐在家中的引商听了不到片刻就听下去了,相较起外面来,她越觉这个屋子阴冷可怖,到最后实在是熬不住,便也站起身准备去街上转一转。
街上的人虽多,可像是她这样孤零零一个人的也是少有。她裹紧了身上的衣衫穿梭在人群中,遍眼望去,前后左右皆是成双入对,不论是夫妻还是父母子女,大家都有自己的家人好友。
这样的情景虽让人觉得心有些堵,可是总好过一个人孤苦伶仃的缩在家中。
好歹,外面是热闹的。
不知走过了几条街,路上的行人却一点没有减少。引商一面听着身边的欢笑声,一面看着那些花灯,心里却想到了本朝一位诗人写过的那篇《上元》。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她蓦地一抬头,正看到天上明月照在人间,那清清冷冷的月光铺洒下来,与那绚丽的灯光和烟火交映在一起,几乎照得人落下泪来。
而就在那灯火深处,一个少年人正走在人群之间,无意间两相对视,他移开了目光,可那一眼却惊得她站也站不稳,再也挪不动脚步。
那个目光,实在是太熟悉了。
引商站在原地许久,任人群如何拥挤,旁人如何怒目而视也不肯动上一动,直到那少年人越走越近,她总算是看得更清楚了些。
这张脸,她其实是不识得的,只是隐约瞧着有些眼熟。
是他,还是不是?她心中惊疑不定,可却再也看不清他的目光,直到两人越走越近,她几乎要以为自己眼花了的时候……
擦肩而过时,她叹了一声气低垂了下头,却在下一瞬不得不停下了脚步,而在经过她身边时轻轻拉住她手腕的那个少年人也总算是转过了身。
“想我了吗?”姜华鸢扭过头,笑盈盈的看向了自己朝思暮想的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