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53看书网 > 铁血大军阀 > 241.安徽与河南

241.安徽与河南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王世虎从辫子军降将摇身一变成了一省督军,李默涵用人不拘一格的美名算是传遍了天下,有些年纪大的老者甚至将他比作三国的曹操,当然,指的是用人方面。

王世虎也是传统型的属下,深深感到李默涵的知遇之恩,一上任就在安徽开始大展手脚,坚决、彻底、不折不扣地这行每一项指令。

安徽的发展计划是从蚕桑入手的。

蚕丝业在中国历史上曾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柱,但长期以来属于农民的家庭副业,技术、设备、管理均陈旧简陋。中国土法剿制的生丝,粗细不匀,胶质坚硬,运销欧美后需要经过再剿才能适用于机器织绸业。随着生丝外贸的不断扩大,这一严重问题在国际市场上日益引人注目。

就在中国蚕丝业生产抱残守缺,徘徊不前,甚至产品质量有所下降的时候,国际上一些蚕丝业原来并不发达的国家开始注意进行改良。早在中世纪,意大利就发明了“拈丝”的工序,即把丝拈成股以便可以经得住纺机的拉力。18世纪初,这种技术传到英国,并被广泛使用。1828年,法国“发明共橪制丝器械,使里昂积丝业一异彩”。

尽管意法两国生丝在国际市场上从未撼动过华丝的霸主的地位,但它们所进行的一系列技术改良则远远走在中国的前列,并对中国蚕丝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如果说意法蚕丝业改良的兴起表明中国蚕丝业在生产技术上已经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那么日本蚕丝业的迅猛崛起则表明中国蚕丝业在国际市场上的霸主地位已经开始动摇。

日本蚕丝业向来不如中国,明治维新以前只有少量的蚕种和土丝出口,日本政府对此不重视,“且有提高税率,及取缔出口丝商之谬举。”明治维新以后,日本朝野充分地认识到蚕丝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采取了一系列的改良措施,使日丝开始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1870年,日丝输出量为7000担,仅及华丝输出量的七分之一。此后迅速增长,到1909年,日丝输出量达135000担,超过了华丝输出量,而在国际生丝市场上跃居霸主地位。这一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对于古老的中国蚕丝业是一个莫大的刺激。

因此,李默涵在山东执政之初,就把大力发展山东的蚕丝业作为暗中与日本角力的砝码。但是山东的蚕丝是柞蚕丝,质地远不如桑蚕丝来得好。而主要出产桑蚕丝的苏南和浙江一带又不在李默涵的控制之下,因此山东的蚕丝业虽然奋起直追,但是依旧无法对日本的生丝产业构成危险。如今,李默涵得到了桑蚕丝基础深厚且良好的安徽省,便决心将安徽的桑蚕丝业变成中国有力地回击日本经济侵略的武器。

针对这种情况,国务院集思广益,结合清末时已经有的一些改良经验,做了进一步的深入规划。

第一是设立一批蚕业学堂或附设有蚕科的农业学堂,初步形成蚕丝业教育体系。1917年,安徽省教育厅在北门外原安徽陆军小学堂校址开办了”安徽省立女子蚕桑讲习所”,设置蚕桑、蚕丝两个专业,这是安徽省教育史上第一所女子职业学校。国家党接手安徽之后,又将安庆原有的女子工艺传习所和安徽省立女子蚕桑讲习所合并,成立安徽省立女子职业学校,主要的优势学科还是蚕桑。

第二是优选蚕种,蚕种制造是整个蚕丝业生产的第一个环节,蚕种的优劣不仅决定着蚕茧的收成,而且影响到缫丝的质量乃至华丝在国际市场上的销路。长期以来,各地农民均采用土种,所含病毒,常在百分之九十以上。蚕种的粗劣构成了蚕丝业发展的致命伤。有鉴于此,改良蚕种成为初期蚕丝业改良的中心议题。对此,国务院特别设立了一个国家级的蚕种研究机构,引进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发明的方法,以显微镜检查病毒,研制成改良蚕种千余张,推广试育后很快就取得了明显的收效。

第三是规模经营,栽桑养蚕是中国古老的行业,由于农民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墨守旧法,生产技术长期没有得到改进,国务院命令安徽省各级政府,一定要用先进的生产方法替代落后的生产方法,哪怕是强行推动。如此认为的推进社会生产技术进步,看似蛮横,但是反倒是效果较好的。一来中国百姓当惯了顺民,不到万不得已不会揭竿而起,二来技术进步确实给当地百姓带去了好处。

安排好了安徽,李默涵还有一个河南省需要安排。河南地处中原,自古就是富足之地,但是中原大地经过数千年耕种土地早已贫瘠不堪,尤其是山林损毁严重土地沙化迹象明显,后世河南能成为全国粮食大省很大因素是因为化工肥料的使用,但目前他可没那么多化肥资源。就算有这么多化肥,化肥用多了一样会造成土地板结等问题。

所以还是必须在作物改良和机械化耕种上下苦工,幸好他早就想好了大致的对策。李默涵通过芮恩施的关系,联络上了美国克利夫兰财团,准备在河南推广机械化种植棉花。反托拉斯法案后,克利夫兰财团被肢解成了数家公司,内部虽还有联系但已经很难在美国恢复当年盛景,所以他们一直想拓展外海市场。李默涵的想法是由政府牵头,与他们合资组建河南棉花农垦公司。如果这样项目能够开展,那么河南可以种植美国最新的抗旱棉花,所需水源也可以从修渠引入,而且那里地势平坦,荒地连绵可以推广机械耕种,提高种植效率不说,还能带动国内的拖拉机和机械厂的发展。国内棉花和纺织业会因此而迈上一个新台阶,仅此一地三厂项目就能给河南增加至少十万个工作岗位,还能带动包括拖拉机,成衣制造、医用面纱等等一系列下游产业。既解决了就业,又发展了经济,还拉动了科技进步,可谓一举三得。

只是,美国资本家的便宜不是这么好战的,克利夫兰财团的意思是由他们出抗旱棉种和管理,中方出田地、工人和机械。另外,克利夫兰财团还能援建一家至少五十万枚纱锭的棉纺厂和印染厂,附加条件是克利夫兰财团要获得山东生丝交易的优先权。

李默涵权衡了一下利弊,觉得这个交易可以做。国内生丝主要是原材料出口,附加利润很少,更主要是如果达成这笔协议,就能借克利夫兰财团庞大的销售络,彻底占据欧美生丝市场,从而打压日本最重要的生丝产业,进一步加深中美联系削弱日本在亚太的力量。自己大力发展蚕丝行业的目的,不就是为了拖日本人的后腿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