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后排的王启年答道:“目前进展很顺利。”
李默涵点了点头,翻过一页,又问道:“那么轻机枪、迫击炮、手榴弹的训练呢?”轻机枪是麦德森机枪,李默涵委托昌盛洋行从丹麦定货一百支7.92毫米口径的麦德森轻机枪,到货之后,李默涵在军火库里用山寨手机进行了复制,如今党卫军每个班都配有一挺麦德森轻机枪,每个营还额外配备了一个轻机枪班。
至于迫击炮,也是通过昌盛洋行定货,从美国购买。
世界第一门真正的迫击炮则诞生在1904年的日俄战争期间,发明者是俄国炮兵大尉列昂尼德尼古拉耶维奇戈比亚托。当时沙皇俄国与日本为争夺中国的旅顺口而展开激战。
俄军占据着旅顺口要塞,日本挖筑堑壕逼近到距俄军阵地只有几十米的地方,俄军难以用一般火炮和机枪杀伤日军。于是尼古拉耶维奇便试着将一种老式的47mm海军臼炮改装在带有轮子的炮架上,以大仰角发射一种长尾形炮弹,结果竟然有效杀伤了堑壕内的日军,打退了日军的多次进攻。这门炮使用长型超口径迫击炮弹,全弹质量11.5kg,射程为50~400m,射角为45°~65°。这种在战场上应急诞生的火炮,当时被叫作“雷击炮”,它是世界上最早的迫击炮。然而戈比亚托发明的迫击炮是由海军臼炮改装而来,虽然射程近,但无法拆成可携带的部件,步兵小单位作战使用起来仍然不方便,因此没有得到广泛使用。
李默涵以前当雇佣兵的时候玩过迫击炮,因此根据自己的记忆画了个大概的图样,并提出了一些设计要求,让昌盛洋行带着这些到美国去请专业的工程师进行设计研发,成功之后,在美国申请了专利,之后又在美国进行加工生产。这种迫击炮类有座钣、炮管、可调支架、带尾翼的炮弹、减震装置等几部分组成,口径分两种:
第一种是50毫米轻型单兵迫击炮,这种迫击炮采用了一种新的密闭火药燃气的发射原理,榴弹尾管内有一堵塞,堵塞内有底火及发射药。击针击发底火后,发射药迅速燃烧形成高压火药燃气,推动榴弹向前加速运动。在榴弹向前运动时,堵塞沿尾管向下运动被尾管底螺卡住而停止运动,并随榴弹一起飞出弹射器。在整个发射过程中,堵塞始终将火药燃气密闭在尾管中,使武器在发射时是无(微)声、无烟、无焰。背带和表尺上有100米、200米、300米、400米这四个射程的标记,而在实战中目标不可能总是正好在这四个距离上,因此就需要射手根据自己的经验,结合地形等因素,灵活掌握射角的装定。全重3公斤,最大射程400米,专用炮弹可产生80多片杀伤破片,杀伤半径3~5米。还可以兼容最新式的步兵手榴弹,杀伤范围在3米左右。
第二种是口径60毫米中型迫击炮,全炮重:22.4公斤;炮身重:9.4公斤;炮架重:5.8公斤;瞄准具重:0.48公斤,榴弹重:2.18公斤;最大初速:329米秒;最大射程:500米;高低射界:45度-85度;圆周射界:360度;最大射速:20发分。专用弹药有效杀伤半径:4~8米米。”
参考后世的命名方法,这两种迫击炮被定名为14式五十毫米迫击炮和14式八十毫米迫击炮。
手榴弹也是根据李默涵画的大概图样再由美国专业设计师进行设计研发,同样在美国申请专利并生产的。
在此之前,李默涵一直在纠结到底选用哪种手榴弹好,一个是木柄手榴弹一个是卵形手榴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