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尚且不足二十岁,便闯出了偌大的名头。
如今孙策手握数万大军,治下有民百万,横跨三郡两都督府,这确实不能不让人羡慕。
万一打败了这样一个年轻的诸侯,那时名扬天下岂不美哉?
这就是于糜和樊能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
与张英一样,他们也同样小瞧了孙策。
在他们的眼中,已经故去的孙坚才是能和他们相提并论的人物,至于孙策,还太年轻!
只是他们从未想过,这样年轻的一个人,为什么能够闯出偌大的名头?
这样的年轻人,会普通嘛?
毛太祖曾说,我们要在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很显然,于糜此时只做到了第一条,他确实在战略山藐视了孙策,却没有从战术上重视孙策。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于糜下令麾下士卒急行军,迅速通过天目小道。
作为一员长期征战沙场的老将,于糜很清楚,像天目小道这样的地方是最危险的。
这是一个极易遭到伏击的地方。
即使于糜不认为孙策会想到在这里伏击他,但是砰砰直跳的心脏,却明白无误的告诉他,这里的气氛有些怪异。
此时,于糜麾下的大军已经完全进入了天目小道。
此时的天气已经很冷了,十二月里,寒冬腊月的,却要在外打仗,没有到多少士卒愿意。
可是吃了这碗饭就要干这事,况且若是打赢了仗,多少总有些赏赐,再加上严厉的军令,士卒们还算比较积极。
于糜的身上穿着冰冷的铁甲,甲胄里面穿着厚厚的衣服,却依旧不能阻挡山中呼啸而过的寒风。
正所谓“风餐露宿铁衣寒”,说的就是将士在冬天出征时的壮烈情景。
然而,山风吹动铁衣寒的场景之下,于糜的脑门上竟然出现了豆大的汗珠。
到底是什么情况,竟然让于糜如此惊慌。
原来于糜不经意的抬头看了一眼,却发现不远处两侧的树林上空,飞鸟盘旋不愿回巢。
身经百战的于糜自然明白,这是什么意思。
若是猜的不错,两边的树林中必然会有伏兵。
急的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于糜此时束手无策。
也就是在这时,一声梆子响,万箭齐发,小道两侧的树林中突然冒出了无数的敌军,滚落的石头和纷纷的箭雨,很快给于糜手下的士卒造成了巨大伤亡。
一处山坡上,孙策抚剑而立,看着天目小道上犹如修罗地狱般的景象,嘴角竟然划过了一丝淡淡的微笑。
凌统依旧是背负双剑,站在孙策身后,周围由凌统率领的负责护卫孙策安全的五百亲兵。
一将功成万骨枯,孙策明白,他的未来就是建立在无数人的枯骨之上。
只见不远处,别部司马董袭一手持盾,一手握着一把特制的环首刀,从树林中冲杀出来。董袭一刀一盾,所向披靡,整个于糜军中竞无一合之将。
于糜此时心中大惊,又看见不远处那个向自己冲来的敌军大将,一时之间,手忙脚乱,想要扭身而走,胯下的骏马却动弹不得。
眼看敌人就要冲到自己面前,于糜拔出自己腰间的长剑,正要迎上去,却不料跨下之马竟然一个起身,将自己翻了下来。
我命休矣,这是于糜失去意识之前最后的想法。
董袭当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手起刀落,便将于糜的大好头颅砍了下来。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