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英美联军却将斯塔地战役,看作是一场远东和德军的消耗战,就像在一战时英军和德军一样,但是事实绝对不是那样,因为在这次战役之后,李宁宇就与远东军团的参谋们,进行了客观的讨论与分析。
在整个斯塔地战役中,可以分为三个战斗阶段,首先是法西斯德军进攻,远东军团装甲部队进行反击,第一阶段德军惨败,损失兵力十余万人,第二次德军试图冲破远东军团防线,可是却被远东军团袭击,这次双方打了一个消耗战,最后一个阶段,远东军团全面反攻,却被德军顶住了,最后德军败退。
在第一次战斗结束以后,远东军团就在一个平静的月圆之夜,以数千门火炮,对德军阵地连续五个半小时的炮击,拉开了第二阶段的序幕,在炮击结束后,根据统计远东军团每门火炮最少都已经发射了大约600发炮弹,也就是说在那段炮击的时间里,远东军团一共有225吨的炮弹,落到了德军的阵地上,而这次炮击以后,部分远东军团的炮手,耳朵都在炮击时,被那震耳欲聋的声音,导致流出了丝丝血水。
炮击过后远东军团首先出击的是步兵,因为他们不会触发德军的反坦克地雷,所以他们的向前推进的同时,远东军团的工兵就会为随后的装甲部队开辟一条安全通道,在一条通道宽35米,刚刚好能让两辆远东军团坦克以一路纵队前进,远东军团的工兵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因为他们需要在恶魔的花园地带,开辟一条安全通道,但是这一项艰巨的任务,最后还是如期完成了。
接着远东军团第13军在对南方德军进行佯攻,在整个德军的右翼,德军在这条线上投入了最多的部队,所以当远东步兵前进到第一片雷场时,工兵就立即开始为装甲部队开辟通道,时间至第二天凌晨2点,远东军团第一批500辆重型坦克开始全面推进,凌晨4点,领队的重型坦克已经进入德军雷场,最后全部安全通过。
这样一来,战斗一开始就分散了德军的装甲部队,第二天早晨对于德军的指挥系统来说,又是一场大灾难,因为在凌晨的炮击结束后,刚刚恢复的德军通讯系统,就遭到了远东空军的轰炸,与此同时,远东军团第30军,清空了左翼的第一片雷场,这样是为了保证202坦克军团安全通过,并且在这一整天里,远东军团多次使用了瑞士空军来攻击德军防线,当天就一共出动了1000多架次轰炸机。
整个战斗在日出之后就开始进行,刚开始远东军团装甲部队开始攻击右翼德军的第51师,可是到下午进展仍然很小,但是在傍晚时,德国第15装甲师出面迎击远东军团装甲部队,这次战役中的第一次坦克会战就此开始,这次交战双方一共投入了1100多辆坦克,到了第二天上午,就有一共有半数的坦克被击毁,但双方仍在僵持继续战斗。
而就在远东装甲部队与德军装甲部队战斗时,他们的左翼远东陆军第51师,正在向第一次坦克战地域,对德军步兵发起战斗,过程中一个师的兵力需要抵抗德军三万多人陆军部队的进攻,这是一场持续两天的战斗,远东军团陆军部队付出了极大伤亡,但是最后他们最终夺取了阵地,并且歼灭了大量德军坦克。
第二阶段打了整整半个月,双方都已经在持续的战斗中打的身心疲惫,所以稍稍修整了一天,但此时远东军团已经穿越了德军西部的雷场,并且控制了右翼和左翼大量的阵地,李宁宇也已经在准备发动一次大突袭,不过德军士兵也学乖了,在远东军团攻击过程中,他们纷纷躲进了事先挖好的战壕,保护起自己来,所以最后这次战斗进入了僵持阶段。
因此,李宁宇命令部队结束在左翼的战斗,主动撤出兵力向北部移动,为了打破僵局,接下来的最后阶段,七天的时间非常可怕,在一个清早时分,远东军团第13、14、15三个装甲师,就在右翼阵地发动了一系列的进攻,而德军立即竭尽全力的反抗,并且寻找远东军团的薄弱环节,但最后一无所获。
在当天的日落时候,远东军团的步兵开始全面进攻,午夜时分,远东军团第一、二、三集团军就在左翼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进攻,随后战斗进入了白热化状态,远东军团第四、五、六集团军,在午夜发起总攻,之前由远东空军的轰炸机编队,在德军阵地扔下了115吨高爆炸弹。
不过德军的反击战斗也打的很好,只是战斗打了一个月,德军部队的后勤已经出现问题,所有人都只剩下了一半口粮,大群德军士兵开始批量生病,而且整个德军装甲部队剩余的油料,仅够用一天,德军已经抵挡不住远东军团的进攻了。
可是德军依然还是在第二天的下午3点,在左翼第二道阵地附近发起了反击,当时德军可以说下定大决心要夺回原本属于他们的阵地,所以当时德军剩余的坦克,开始全部移动到战场周围地带,并且也采取了空中和地面部队的配合,可是很快远东军团就用实际行动证明这是一个错误的决定。
最后远东军团一直坚守着左翼的阵地,而德军的装甲部队,最后因为油料缺乏而无法撤出战场,因此他们只能滞留在一片开阔地上,任由远东军团飞机坦克大炮的处置。
五月的欧洲,并非是炽热的天气,可随着大地的抖动,无数士兵们躲在战壕中,在他们满是尘土的脸上,流下来的汗水最后汇成了河,同时战场的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恶臭味,一群群苍蝇像乌云一样盘旋在尸体上空,除了病痛折磨着伤员们,战场上布满了燃烧的坦克与运兵车,烟雾与尘土四处飘散,炮弹呼啸着一天又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