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王、郡王,一字之差,但在北朝由胡安国带人按照刘行定出的基准制定出那一套新法中,却让那一字之差变得差距不是很大。
按照新法所规定。亲王只能封给皇室成员,非赵家人还是不能封亲王。当然也可以出现例外,那就是外藩之王归顺大宋以后功勋实在太大。而且还与皇家结了亲。
郡王呢?相比于亲王,郡王的爵禄会低、地位自然也低一些。凡功勋卓著、功在社稷千秋大业的人不管是姓甚名谁都可以封为郡王。
夹谷谢奴、关谢奴,如今的忠勤慈善总会的监事长带着人一入汴京城,当即便被异族人、异姓人封为了郡王。
李仁爱、西夏国实际上的末代皇帝也是一样,被刘行强制性勒令西夏皇族全部迁居京畿后,他一进入汴京城也被封了夏郡王。
如果以二人“举国来归”的功绩来论,且不要说宗泽够不够封个公爵、刘行有没有资格要个公爵爵位。
单说带着如今北朝四分之一天下、西蜀全境来投的吴玠,其献地之功其实也足以让其领封郡王的。
还有那个“活阎王”杨沂中,从山西到河南、从河北到塞北。大宋北朝另外四分之一的天下都是他打下来的,那功劳也足以与献地和举国归顺的两个异族王与吴玠相比的了……
封爵的基本标准框架出自刘行。最终拍案制定规则的却是咨议院。
胡安国虽然拉帮结派、搞小山头,想要来与刘行争夺北朝至高权利。可是在封爵这一点上。一对师徒却是想打出奇的一致、完全可以用一拍即合形容。
为何说是一拍即合呢?因为包括种师中在内,所有人都有自私的心理。无论未来这天下是姓赵、姓刘还是姓其他的什么姓氏。
只要还是这个朝廷机器的主体在主宰天下万事,那么封爵才是日后立身报名、名垂千古的最大本钱。
入朝为官为的是什么?虽然种师中口中喊着匡扶社稷、拯救万民,虽然刘行叫着挽天倾、兴中原。
可是自私这一点上是共同的,所有人其实如今心灵深处都已有了一个相同的目标、那就是加官进爵尔后可以名垂千古,可以无论朝堂如何变、爵位在身永不倒。
这次种师中对刘行的臆测没有错,换在几个月前如果他这样想,刘行都会认为他是“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是在看低自己。
可是换到如今,婚已成、小七在身旁,未来还想娶杨凌儿。有了家室,不为家着想的男人不是一个好男人,刘行如今也确实心中在想着要给自己封爵、让小七和凌儿日后以自己为荣、以自己收入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