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53看书网 > 横扫晚清的坦克军团 > 七十章,大沽炮战

七十章,大沽炮战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德国海军舰队从胶州湾出发,环绕着山东半岛的海岸线向渤海湾进发,一路上,横冲直撞,耀武扬威,到达大沽口以后,一字儿横开,摆出了就要进攻的架势,一艘袖珍战列舰外加两艘巡洋舰,一艘驱逐舰,两艘鱼雷艇,黑青色的舰体拦截着天津港口的对外交通,成为凶恶的障碍。

袁世凯总督非常紧张,他紧张到简直不知道该怎么办的地步,因为,祸害不是他惹起来的,他既没有得到朝廷的任何旨意,也没有实力来应付,只能紧急电告奉天,要求中国新军自己来擦屁股,反正他是不伺候了。

栗云龙给老袁发去了电报,说,如果他的北洋军队连几艘德国破乌龟都打不了,还活什么劲儿,干脆用裤腰带绕脖子上勒死算了。

请将不如激将。尽管后来栗云龙表示,奉天的新军炮兵乐意及时地调遣一支快速反应部队前往支援,使用最新式的大炮,尽管,栗云龙还要求,如果袁总督无力对抗德国舰队的时候,可以将所有的烂摊子都交给他来处理,也即,北洋新军退出天津,将地盘归还满洲新军,满洲新军可以接替一切天津的防务,来对付德国人。所有这一切,都没有上面的一句话更有杀伤力。

老袁不是英雄,也是枭雄,湘军将领的祖上背景其实对他没有多大的用处,他完全是靠着自己的小聪明,勤奋努力,机警,在十六岁那年,就避祸军伍,为自己的好狠斗勇打死人的罪责买单,在朝鲜的日子,他迅速成长成一名坚毅的军官。还跟甲午年中了状元,后来成为满清和民国时期最著名的实业家之一的张謇先生学习文化,逐渐脱胎换骨,文武兼修。文人入了草莽,多不过师爷角色,而草莽得了文气,则象老虎生了翅膀,可以一飞冲天。

枭雄的自尊心是不容低估的,于是,袁总督调配军队,特别是炮兵部队坚守在天津的外港,还派人向德国海军舰队司令传达了一个信息,天津是各国驻扎公使团的重地,国际性的城市,各国公使都被禁止移动,换句话说,这里有各国的公使为人质!

袁世凯冷静下来,又得到了奉天新军的提示,知道德国不可能派遣大量兵力来报复,就安定多了。要对付区区几艘洋毛子的军舰威胁,他还是有办法的。他的代表宣称,如果德国军舰敢于炮击大沽,则德国公使凯特林和他的夫人将被吊在大沽炮台上作为挡箭牌!

不仅如此,袁总督还迅速将炮兵布置妥当,反正和德国军舰对射炮弹,就算败了也不损伤元气,而一旦要是胜利了,民族英雄的形象则可以名垂青史,光荣到无限的。

德军悍然还炮,北洋新军愤然而起,大沽的两岸炮台夹击了德国海军,虽然德军的海军炮口径之大,炮弹之巨,威力之强是北洋军所没有的,北洋新军的官兵在满洲新军业绩的影响下,也一直幻想着建功立业的机会。狼的兄弟不可能是猫,更不可能是猪或者羊。何况,袁总督的平时训练也是很严格的。

只听见呼呼地风声刮过海岸线上清澈的天空,春天的海水潮湿气息被激荡得呜呜尖叫。海鸟四下里乱飞。

德军的炮弹,一枚枚犀利地刺破天空,倾泻在大沽口的北洋军阵地上。黑色的,浑浊的烟雾刹那腾起,将那里笼罩。

北洋军的炮兵也凶悍地还击,大炮怒吼,一门接着一门地发射,士兵熟练地装填着炮弹,尽管不断有敌军的炮弹爆炸,人员死伤。

德军炮火居于优势,可是,北洋军的炮弹密度之大也是德国海军所烦恼的,炮战进行了二十分钟,好象被一群蚊子包围的狮子难以避免被撕咬的尖酸痛楚,渐渐失去了忍耐力,一字横排的德国海军招架不住,呈现散乱的队形,被迫行驶向外海,脱离了战斗。

此战,后来被北洋军吹嘘为大沽口海战大捷,其实,北洋新军没有出动一艘军舰,它也暂时还没有一艘军舰,所以,只能是北洋军的陆军炮兵和德国人的海军对抗。所谓大捷也纯属做秀,战斗进行时间之短,双方激战之度,都很有限,是一场试探式的,接触战,德国海军摸到了北洋新军,也即是满清帝国的坚硬胸膛,知趣地撤离了。

北洋新军有三门大炮被毁,两门损伤,士兵阵亡二十一人,受伤十八人,在`所有的参战部队中,只占到大炮总数的二十分之一,官兵总数的四十分之一,德军出动的`兵力微乎其微,损失也不大。

不过,这件事情对待袁世凯先生,却是一个莫大的鼓舞,使他从恐外症状里逐渐恢复了勇气,以后,对待列强的态度和手段都强硬奸诈多了。正因为如此,满洲新军在摧毁满清帝国的腐朽体系的时候,才采取了对袁联合的态度,认可了他的北洋军队,还给予很好的合作出路,使其成为中华共和国对外扩张的一张大牌。最后,他是以日本国第二任总督的身份致仕的。

德国海军的骚扰,不过是清俄两国军阀重开战一幕惊天大戏剧的开场小插曲而已。

德国的海军主要是应付英国人,战略目标局限在欧洲的海洋,而德国皇帝要派遣一个远征舰队狠狠地教训一下中国人的叫嚣实际上被证明不过是喷喷口水而已的梦话,任何一个国家在根本目标得到保证时,必须在其他方面保持克制和容忍。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后来,德国派遣了特别代表秘密地潜伏到了陕西省的西安城,晋见了满清朝廷的最高领袖,几乎是哭诉地要求满清皇帝和老佛爷主持公道,可是,后者除了一腔怨恨以外,哪里还有能力干预?结果,凯特林公使后来客死中国的满洲地区,身份是一名煤炭工人,优越的外交官生涯使公使先生的体质很差,不能随遇而安,适应新的工作环境,能够坚持一年多已经不错了。至于他的那位四十多岁还徐娘风韵的太太,倒是没有遭遇多大的磨难,那主要是她能够审时度势,发挥自己的美色优势。后来,她潜逃途中,遭遇了野兽,被一名山民猎手拯救,心甘情愿地成为一名达斡尔中年人的继室。默默无闻至善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