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53看书网 > 搅乱三国 > 第六百四十三章 献帝刘协

第六百四十三章 献帝刘协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曹智说着还伸手去摸左右脸,赵云也是这时凑近了曹智,才注意到曹智左脸上的鞋印,“嗯,嗯,左……”赵云一边想告诉曹智左脸上有鞋印,一边顺着贾诩刚才指的方向,从上往下的打量了一遍曹智身上“遗留”的罪证,再一联想后院那个被曹智掳来的杨氏,终于明白了贾诩说的曹智心情差是指什么了。

“呵呵,呵呵!”

曹智因为看不到自己的脸,只知道赵云看完他,这会儿正强忍着笑退到钟繇和荀谌身后,曹智这才注意到钟繇和荀谌也在强忍着笑意。

曹智终于明白他们都从贾诩的暗示中,猜到了今晚曹智在杨婉那边吃瘪的事。

“不是这样的……你们听我说……”想尽力解释的曹智一边擦拭有鞋印的左脸,一边伸手想叫住正往前厅退去的钟繇等人。但最后还是放弃了,他能解释什么,那是事实。只能感叹这个贾诩太厉害了,只从一点外观,一些散乱的信息中,就能分析出曹智一晚上的遭遇,这人着实有几分本事。

曹智恨贾诩让他出丑,恨得牙只痒痒,但又不得不佩服这个家伙的才能!

曹智走回前厅,怀着又好气又好笑的心情入座。在第一番的较量中,曹智和贾诩互有攻守,也都有闪光点展现。但贾诩是真材实料的分析、推断,曹智纯粹是仗着历史知识取巧了一把。

当然所有的人都被曹智糊弄住了,还以为他也神机妙算呢!

贾诩这时入了前厅,也没倨傲或是假客气,早早的就随钟繇坐在了曹智下首。钟繇这会儿又恢复了焦急的神态,强留住贾诩,只是对保驾献帝多了一份把握,但现在最重要的还是要说动曹智赶紧率部去救驾,汉献帝已是危在旦夕。

曹智也知道钟繇急,这会儿他也不急着和贾诩再多谈些什么,反正人一时半会儿跑不了了。曹智请钟繇先说说皇帝的情况。

钟繇也是不推让,急不可耐的娓娓道来。大概一月以前,钟繇离开弘农寻找勤王的救兵时,汉献帝有杨奉和董承的兵马保护还击退了李傕前来攻打的部队,局面得到暂时控制。

但好景不长郭汜得知献帝东逃之事,率兵也赶来劫皇帝,董承、杨奉再次打败郭汜,杀退郭汜的部队二十余里。

次日,郭汜又杀来。危急之中,董承引军纵马从东南,杨奉从西北面,两面夹击大败郭汜。

郭汜兵败回程的路上,撞见李傕,郭汜对李傕道:“皇帝若到逃出关中,必令诸侯讨伐我等,到时我们就会大难临头。”

李傕权衡一番目前的形势,的确自从他失去对皇帝的监管后,已经有好几路本来归顺他的西凉军阀叛变,在这样下去他们即将分崩离析,接下来单凭他和郭汜的实力,是抗拒不了关东或是中原的任何一路诸侯的讨伐的。于是他便对郭汜道:“我与你合兵一处,重夺汉君,平分天下!”汜大喜。

于是李傕、郭汜二人又合好,于终南山附近从新集结兵马后,一路劫掠以冲军需,所过之地被洗劫一空。而在到达弘农时,杨奉、董承拒不退让,双方人马在弘农发生激战,只是杀得死横遍野,血流成河。终究杨奉和董承的兵马不及李傕、郭汜,他们还能从长安各地调集援兵,而杨奉、董承,死一个士兵,就少一分自保的实力,弘农眼看锵锵的就要不保。于是,董承、杨奉二人保驾皇帝,连夜东奔。

皇帝在从长安逃离时,还带出了一些御用之物,弘农之前有张济驻守,还算有些钱粮,献帝就近也征调了一些所需之物,甚至杨奉等人在弘农还解决了粮草问题。但这时逃命要紧,杨奉等人将一切御用之物,尽皆抛弃,连粮草也不急多带夺路狂奔。杨董二人在败逃的一路上广发急诏就近招兵救驾。活动在附近的韩暹、李乐、胡才等三处啸聚山林之强盗,听说救皇帝可以赦罪赐官,便率众前来救驾。

董承等人也知道用这些贼寇的危险性,但此时不得已而用贼,三贼发誓力保皇上。三名贼首带来了一千多兵马,虽说不多,但好歹也是生力军,被董承安排断后阻敌,三贼首立功心切,随即率部与李傕、郭汜正面交锋,才一个回和胡才就被斩杀。众贼此时才知来敌的凶悍,纷纷丢盔卸甲的奔逃。追兵将至,皇帝急弃车驾,奔至黄河边。此时此地的黄河边又不是渡口,寻船极是不易,李乐率部还不容易寻到几条小舟,载着献帝与皇后和一些重臣下船,岸上有争船者,李乐尽砍于水中,哭声震天。戈剑击打那些抓住缆绳或船帮的手指,只听叭叭乱响中,一根根断手指蹦跳船上或是冰冷的湖水里。献帝吓得捂住了脸,而伏皇后干脆吓昏了过去......

渡过黄河,献帝一行只剩下二十余人。此时,军臣们也没工夫叹息叫苦,甚至来不及等河对岸之人,危险并没有解除,李和郭汜可能一时半会儿也找不到船渡河,但保不准明天就能找着,他们的军马一过河,献帝和同行的一杆臣子免不了又将被撸回去。于是他们马上奔逃,开始徒步向大阳城方向行去,听去搬救兵的钟繇说那里驻扎着一支丹阳太守曹智的部队。

这时这些人也管不了曹智为什么在河东郡,遇见皇帝是会勤王,还是劫持皇帝,他们现在急需安顿之所。

黄昏时分,一行人拖着疲惫的身体总于找到了一个叫大阳津的村庄,这里离大阳县城尚有二三十里路程。

献帝和一杆重臣再也走不动了,向扬奉、董承等武将也已是气喘嘘嘘。李乐等山野草莽或许还能走上几里,但皇帝和一杆大臣都说不走了,他们也没办法,只能先住进了路旁的一户农家的茅舍,就地休息。

当夜,这户农家的唯一一名老叟向皇帝、皇后进献了一顿无比粗糙的粟米饭食。献帝和皇后此时已饿得快不行了,饥不择食,拼命吞咽。至于伴驾的官员,却大都饿着肚子。

次日清晨,刘协被狗的犬声吵醒,他揉开惺忪睡眼,便见篱笆外面聚集了一伙人,都是伴随他的文臣武将,一大早的就站在冷嗖嗖的寒风里很是激动地议论着什么。刘协刚要问窗下的卫兵,这些**清早不休息在这里做什么?

不料卫兵一看刘协却朝着外面招了招手,大声叫嚷道:“好了,皇上起床了,各位有何要奏,快进来吧!“

话音刚落,“哗啦“一声篱笆被踹倒,那些文臣武将便争先恐后的涌进了院子里。

原来他们要求皇帝召见,非为别事,只为了升官进爵,特别是李乐这伙草莽,他们自认为都是护驾有功之臣,皇上怎么能不论功行赏呢?他们就是冲这来的。

刘协一听,李乐他们的要求甚是合理,但如何赏法,刘协一人一时拿不出个主意。却不料李乐等人早有主意,何须皇帝动脑筋。他们当即向刘协呈上一张纸片,上面已清楚的罗列了何人应授何官职,皇帝只需念一念便是。于是汉献帝刘协便在这农家的院子里颁旨:封李乐为征东将军,封韩暹为征北将军,后面还有二百余人的名单,俱是韩、李二人的部属,分别授予了校尉、御史等职。

刘协念完这份封赏的名单,也大概明白了为什么这里只有李乐、韩暹等属下的名字,而唯独缺了杨奉、董承等人,论功他们比李乐等**,虽说刘协已在弘农封赏过他们,但照着常理,此时他们也应该得到封赏。

献帝刘协通过这几年生里死里的历练,早已学会了察言观色。他一看李乐等人身后突然冒出来的二百多贼人,就明白了李乐、韩暹在这一夜里收拢了好些从黄河对岸逃散过来的余贼,这些人论本事肯定没有杨奉、董承手下的兵将大,但论逃窜,正统的士兵就没他们厉害了。现在情势很明显李乐、韩暹的兵马已有二百多人,而杨奉、董承还未收拢败逃过河的残兵,现在人数不足百人,所以现在窝在一边发不得声音,只能看着李乐等人趾明码实价的向献帝所要官职。

武将的腰杆都挺不直,吓破了胆的文官更是不敢说什么了,一群正统的汉朝文臣武将只能看着这群地痞、山贼组成的匪众漫天要价着。

封了官职,自然就要颁发官印,然而如今皇帝都轮落到这副田地,连一顿饭都不知如何筹措,哪里有条件刻制什么官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