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迫于形势的需要,动用了训练还不完善的,竹下濑谷特种部队。这支部队,小龙对这个叫竹下的这个人,还算是不陌生。他也是日本派往德国留学的五人之一 。。
在德国,学习极为刻苦,虽然德语不好,与教官或是同学交流的比较少。但是他特别地善于,经常地观看。自己琢磨。笨是笨了一些。但还是有所领悟。他学习中的那点儿收获,都在于他的顽强地学习意志。
日本人的一大特点就是不够灵活,比较死板。一丝不走样。小龙通过他的同学对他的讥讽嘲笑中,看出了端倪。此人出身贫寒,处于日本社会的底层。为了家族的出身能有所改善,故此学习刻苦,努力专研。
是野心的驱使,时代的机缘,使他一直想要出人头地。也因此在学习中,尽可能地模仿着教官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也学得真是惟妙惟肖。因此在德国的军校,也获得了“呆板的日本人”的美誉。
他并不理解德国人的严谨,是一种对待工作态度的美德。而不是对待工作的刻板要求。
德国人也是善于灵活做事情的,也会变通的。可是作为日本人的他,不理解中国人说的兵无常态,水无常势的哲理。
一味地单纯地模仿,只要是能够全部的照搬回去,那就是自己的使命。自认为已经学到了特种作战的一切真谛。这也就间接的害了他的特战部队。
他在训练他的特种部队的时候,几乎是与他在德国一样的丝毫不走样。本来日军的军队,就是以坚决执行命令为标准的刻板部队,长官说一,士兵就绝不说二。再让他这一弄,经他的手训练的特战部队,就全成了木偶了。
但是他之所以有今天,还就真的是因为,他的这种坚韧不拔的毅力。被他的上司,极为欣赏而委以重任。
200人的日军特战部队,进入了吉林的山区。就如同一瓢水撒入大海一般。渺无踪迹。更何况他的部队最重要的一课,狙击潜伏与作战,还没有训练,就将部队拉了出来。
这与小龙的狙击部队怎么去比?那都是些原本就是成熟的炮手。更何况小龙的部队,还是用药丸子陪练出来的,云泥之差的体质,天地之差的技战术素养。
但是,日军还是胜在机动的能力之上,大的公路网都被其占领了,小龙就是有车也没办法使用。只好动用马匹走山路躲避日军大部队的攻击。采取灵活机动作战能力。
要说这事也赶巧了。竹下的部队是由通化进入的吉林山区。原本是要针对杨靖宇的部队来的。因为这支抗联的部队,对日本关东军构成了极大的的威胁。如今却被突然地派出来寻找幽灵土匪,自认为是大材小用了。
这个事情电子特战大队,却没能探听到,当然参谋部也就不知道了。因为竹下的部队的行动,不同于日本关东军大部队的调动。
日军的大部队调动,必须要有调令的申请范围许可。但是竹下他们由于是特战部队,关东军对他们只是代管。因此他们的出动随意性很大。结果双方就在距离通化还有百十公里的三道老爷岗遭遇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