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高考一考定终生不同,唐代科举考试往往在考前就定了终生。因为,唐代科举有很大空间,可以人为操作的空间。
与明清科举不同,唐代科举的卷子是不密封的,试卷的主人姓甚名谁,乃何方神圣,主考官一目了然。这种情况下,摆在主考官面前的这份试卷,卷面上的诗文水平如何,其实并不十分重要,因为,这,只是一个参考。作为主考官,他们需要考虑的因素还有很多:比如说举子的声望、文名,比如说举子背后的家族,比如说别人的请托。
这里的别人当然不是一般人,而是一些非同一般的人,不是权贵,就是名流,甚至可能是公主或者王爷,他们的推荐就叫做“通榜”。比如说,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就是一个热衷于“通榜”的人,他推荐的举子,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群体,叫做“韩门弟子”。
关于通榜,有许多故事,浪漫的故事。
那一年的京兆府试,大名鼎鼎的诗佛王维还只是一个才华横溢的青葱少年。不过,对于这次考试,王维很自信,自信满满,势在必得。当然,王维的目标不是简简单单的考上,他瞄准的是那一年的“解头”,也就是第一名。王维的自信是有道理的,非常有道理。因为他的才华,更因为,他有关系,通天的关系。
王维的关系是一位王爷,岐王,就是杜甫《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中的岐王。岐王的名字叫李范,李范的爹地是皇帝,就是唐睿宗李旦,不过,这时,已经翘了辫子。现在的皇帝,是不爱江山爱美人的唐明皇李隆基,李隆基是李范的哥哥,同父异母的亲哥哥。你说,这关系是不是通了天?
信心满满的王维被岐王兜头泼了一瓢凉水:第一名?你!没戏!因为,解头的位置早已经被别人占下了人。这个别人,是一个名叫张九皋的举子,这个人的文采还算说得过去,当然,跟才华横溢的王维没法比。不过,张九皋有一个哥哥很牛,牛的没边,因为他的哥哥名叫张九龄。张九龄是开元年间的名相,威望不是一般的高。不要说小小的主考官,就是李隆基本人,也要给他三分面子。
不过,你要是以为,张九皋的后台,就是他的哥哥张九龄,那就错了,大错而特错。因为,除了哥哥,张九皋还有一个后台,一个更硬的后台。这个后台是个女人,当然,不是一般的女人,因为她是公主,玉真公主。
如果要给唐代公主的权势作一个排行,玉真公主大致可以排在第三,排在前两位的分别是太平公主和安乐公主。之所以排在第三,不是因为玉真公主不够厉害,而是因为排在前面的那两位实在是太过生猛,因为,她们都是只差那么一点,就登上皇位,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女皇帝的人。
玉真公主是武则天的孙女,李旦的女儿,李隆基的妹妹。看起来,玉真公主与李隆基的关系,应该和李范是一样一样的,半斤八两。其实不然,因为玉真公主和李隆基是一母同胞的兄妹,关系那叫一个亲密,远非岐王所能望其项背。
望着一脸失落的少年才子,怜才心切的岐王沉吟片刻,终于想出了一个主意,一个釜底抽薪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