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53看书网 > 寒门崛起 > 第四百零二章 被遗忘的宝藏

第四百零二章 被遗忘的宝藏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张四维和他的老乡在这坐了片刻就回去了,虽说翰林院比较清闲,喝喝茶看看邸报时间就过去了,但是长时间离岗还是不行的。

在两人走后又有数人过来拜访,毕竟朱平安的官职在那摆着呢,从六品呢,在这偌大的翰林院也就只有九人品级比朱平安高,也就是掌院学士、侍读学士、侍讲学士以及正六品的侍读、侍讲,其他的编修、检讨等等都是比朱平安的品级要低。

这些人拜访归拜访,尊敬也尊敬,但是眼神里的同情或者幸灾乐祸还是少不了的。这些人也都是和张博一样,对于翰林院了如指掌,对于朱平安负责的这份“翰林院之最”的差事也是了如指掌。

不过朱平安心态一直很平静,让他们有些失望,他们还想看看朱平安忧桑的表情呢。

在这些人离开后,朱平安又重新给自己泡了一壶茶,起身再次去藏书阁一楼二楼三楼每层又都转了转。藏书阁因为有差役负责打扫,地面还有书柜都很干净,不过就是图书典籍摆放有些乱。

在三楼朱平安看到了后世所看不到的《永乐大典》,后世的《永乐大典》经过了历史和战火的洗礼,到现代只有七百多卷留存。可是在这个三楼却是有一整套的《永乐大典》,整整22,937卷,分装成了10,095册,满满占了整整六间大小的三楼。

朱平安记得以前在起点看过一些小说,什么随身自带图书馆啊,我脑子里有套百科全书啦之类的金手指小说,现在看到这套《永乐大典》,朱平安觉的自己好像发现了一个宝藏,这可是全世界最全最大的百科全书啊,大明永乐前的中国历史地理、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和其他百科文献都在这套书中。这套书几乎可以说是满载中国千年文明、文化的宝船,现在这艘船就在自己眼前了。

刚才张博他们都认为这是翰林院最差没有之一的差事,可是看到看到这整楼的图书典籍,尤其是这永乐大典。朱平安却觉得这是翰林院最好的差事了。

与现代图书馆排序不同的是,永乐大典并非是用汉语拼音和阿拉伯数字相结合的方式,而是用《洪武正韵》作为排序依据,因为当时没有拼音这一说。依据《洪武正韵》按图索骥。可以很容易的从这一万册《永乐大典》中检索到自己需要的书册。

朱平安从第一个书柜中取了第一册《永乐大典》细看,发现这套只是副本而已,书的最外面是一层黄绢,黄绢下是厚而精致的宣纸封面。黄绢上有一个长方形的书签,书签上写着“永乐大典”。下面还有两行小字列明了这册书的卷数。

入手后,朱平安发现这本书上竟然有灰尘,可见这本书,确切说应该是这套《永乐大典》应该是有相当的念头没有被人翻看了。

这本永乐大典大约是第一册,朱平安打开后发现了这大约是记载永乐大典编撰背景的,其中第一页便是永乐大帝的一封诏书:

“天下古今事物都分散记载在各种典籍之中,卷帙浩大,不易检索。朕想广泛采集各书中所载事物,用韵来统摄,以便考索。这样检索事物,就如同探囊取物一般容易了......希望你们按照我的意思,把有文字以来历代的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还有天文、地志、阴阳、医算、僧道、技艺的资料都收集起来,汇在一书之中,不要嫌浩繁了......”

看完诏书,朱平安不由的叹息了一声,据说这套《永乐大典》在永乐年间用了数年时间,共有两万多朝臣文书儒学大佬参与编撰。据说完成后,一百多位书法家用了六年时间才抄完一套副本!

这么耗费心血的《永乐大典》竟然蒙尘了!《永乐大典》。一个被遗忘的宝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