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见与高仙芝飞抵潼关时,三千曳落河已行至陕州(今河南三门峡市),得知飞龙禁军增援潼关,田乾真意识到战机已失,遂撕下伪装,顺势攻打陕州。不过一个时辰,陕州就落入曳落河之手。占领陕州后,曳落河侦骑四出,截杀过往行旅,大唐的东西二都遂被隔绝。
田乾真攻打陕州之时,河北幽州城中,安禄山诈为敕书,召部下诸将示之道:“内侍少监边令诚送来圣人密旨,历数杨国忠欺君罔上、掩盖败绩等罪状,令某率兵入朝讨伐杨国忠。敢不从命者,定斩不饶!”
此时范阳军将佐多为番将,皆以安禄山马首是瞻,无人敢有异言。安禄山大喜,纠集帐下兵马及奚、契丹、室韦等部散骑共十二万,亲乘铁舆,率军南下。
叛军步骑精锐,烟尘滚滚,鼓噪震地。当时内地承平日久,百姓几代不闻兵戈,听说范阳兵起,远近震惊。叛军所过州县,望风瓦解,守令或开门迎敌,或弃城逃窜,或被叛军擒杀,无敢抗拒者。
与此同时,安庆宗以进献契丹武士、少女为名,派兵潜入太原,斩杀北都副留守杨光翔,兵不血刃轻取太原。
攻占太原后,安庆宗当即从监牢中放出高秀岩,然后派兵屠杀太原王氏数百人,一时间城中血气冲天、冤魂无数。河东一道迅疾落入叛军手中。
赴京参加冬至大朝会的平卢节度副使、知留后事史思明行至恒州(今河北石家庄)得知安禄山起兵,他当机立断率百余名牙兵急驰东南,避开叛军兵锋,从青州登船,走海路返回营州(今辽宁朝阳市),整顿兵马后作壁上观。
河西节度使安思顺听闻范阳、河东两镇起兵反叛时,他正苦口婆心劝与自己一同进京的朔方节度使李光弼娶自己的女儿。得知安禄山背叛大唐,面如死灰的安思顺自缚双手入京请罪,却劝李光弼尽快折返灵州,防范安庆宗偷袭河套、监控回纥。
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因腿疾之故,早在一个月前就来长安休养。听说安禄山叛唐,哥舒翰急令陪自己进京的王思礼返回鄯州,然后他在陇右牙兵校尉刘破虏护翼下乘车直奔华清宫,半路恰遇催马急行的封常清。
龟兹距离长安六千余里,来往耗费时日颇多,故六月献俘礼后,圣人命李嗣业和席元庆返回安西,却让封常清留在京中,除了便于其出席冬至大朝会,亦有示恩宠之意。
两人一同行至华清宫望京门,哥舒翰下车时忽遭冷风一吹,腿疾突发,瘫倒在地。被刘破虏和封常清扶起后,哥舒翰长叹一声,绝了分润军功之心,恨恨回返。封常清则进宫面圣,参赞军机。
拓枝城距离长安最为遥远,河中节度使阿史那旸惊闻巨变时才堪堪赶到庆州(今甘肃庆阳)。他驻马稍加思索,派兵马使李定邦继续东行,自己却调转马头,一路向西、绝尘而去……
消息传到剑南道大渡水时,亲自领兵与剑南军对峙的南诏王阁罗凤欢呼不已;与兴高采烈的南诏军相反,剑南军营中死气沉沉,剑南节度副使、知留后事崔圆清楚,退兵的时候到了……
高原逻些城,刚从内斗中恢复过来的吐蕃君臣铺开地图,将手指向安西四镇和九曲之地;漠北黑虎城,叶斛太子和弟弟移地健在父王牙帐中争执许久,最终葛勒可汗决定,调动一万骑兵逼近朔方,窥探大唐内战走向;极北之地,剑水(今叶尼塞河)河畔,黠戛斯阿热李昆侦知大唐内乱、回纥异动后,忧心忡忡。
朔方党项、同罗、仆固,北庭沙陀,河中葛罗禄、昭武九姓等大唐藩属或早或迟听到安禄山叛唐的消息后,各怀心事、各有打算;而碛西诸部最早得知安禄山起兵反叛的,则是在怛罗斯城繁衍生息六年的突骑施,特勤忽都鲁解读出妹妹从长安发来的加密信件后,旋即召集兵马、筹备粮秣,但他并未急于出兵素叶河谷,而是四下打探、潜心观望。他坚信,源自范阳、河东的内乱终将波及碛西,那时才是收复碎叶城、重建突骑施汗国的千载良机……
一个多月后,远在木鹿城的呼罗珊总督艾布?穆斯里姆才收到大唐内战的消息,欣喜若狂的他奋笔疾书,建议定都巴格达的哈里发阿拔斯加紧对倭马亚家族的攻势,而他则会尽快征集兵马,前去助阵。
黑衣大食磨刀霍霍之际,已出落得亭亭玉立的艾妮塞公主正在赛伊夫丁的护卫下,前往大马士革城郊探视她一手打造的阿萨辛。纵马如风奔驰时,她忽而无端想起如梦如幻的大唐……
风云突变、石破天惊。
天宝十三载(754年)十一月十四日,北庭水磨沟,正怡然自得泡温泉的李泌收到北庭牙兵送来的纸条后,胡乱披好裘袍就匆忙返回庭州。
“霨郎君,到底怎么回事?你不是信誓旦旦能够削弱安禄山吗?”对朝堂积弊了若指掌的李泌清楚,繁花似锦的太平日子已被安禄山的铁蹄击碎,潜伏许久的地火行将冲天而出,谁也不知道大唐需要流多少血才能将之扑灭。而在剿灭叛乱之前,他再也不能逍遥自在地寻山问水、清心修道。毕竟,炼气结丹不过个人修行之小道,拯救百万苍生才是天地大道。
李泌催马飞奔之时,华清宫外别院,苦闷不已的王霨将自己关入内书房、闭门谢客。他苦思冥想许久,却依然不明白,为何自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用尽远超时代的眼界和知识,却仍未阻止大唐陷入内乱。
书房外,心急火燎阿史那雯霞恨不得破门而入,但她对如何劝解王霨茫然无措;明艳无双的阿史那霄云愁云惨淡,几次曲指欲轻叩门扉,又生生停住,因为她实在拿捏不准进去后怎么安抚情郎;缓步走来的阿伊腾格娜见阿史那姐妹束手无策,她咬唇思忖片刻,推门而入……
(第三卷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