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泰见到李儒亲自上门大概也猜到是什么事了,而且其作为董守业的师父,帮董守业提亲这种事他也推辞不掉,便爽快地答应李儒。
其实对于郑泰来说,作为董守业的授业恩师,董守业在蔡府招亲之中出人意料地力压群雄赢得大才女蔡琰的垂青,这件事也是极大地给郑泰长了脸,让他面上有光。
挑选个良辰吉日,郑泰便带着从董府拿来的一些礼物,前往蔡府提亲。
蔡邕此时却是非常郁闷的,说句心里话,蔡邕打心眼儿里就不愿意将自己的女儿嫁给董卓之子董守业,但是形势比人强。
董守业是凭着自己过人的才华在众目睽睽之下夺得蔡琰的芳心的,这一切又让蔡邕无话可说。
蔡邕作为一个天下大儒,正人君子,总不能反悔吧!那样才是一张老脸丢尽了。而且就算蔡邕想要反悔,也没那本事,毕竟董守业的老子董卓可不是吃素的,那蔡邕要是胆敢反悔,便是当着天下人的面扇了董卓一巴掌。
按照董卓的性子,那还不得大开杀戒,不知道最后要有多少人受累遭殃。
眼下的情况是蔡邕想嫁女儿就嫁女儿,不想嫁女儿也得家。否则便是蔡府一家老小人头落地。
蔡邕此时也开始后悔当初为什么要答应蔡琰来个什么以文招亲,当初要是直接下狠心将蔡琰嫁给卫仲道的话多好,那就没有现在一大堆烦心的事儿了。
蔡邕觉得自己太宠自己的女儿蔡琰了,太过于注重蔡琰的感受了,弄的蔡琰有些任性,无法无天。
可怜这蔡老头把蔡琰的优点都说成是缺点了。
蔡琰之所以要来个以文招亲,一方面是由于蔡琰极有主见,又是才华横溢,不愿意找一个,才华比不上自己的男人来作为自己的夫婿。
另一方面是出于父母没有经过其同意便包办其婚姻的不满,是对于封建主义包办婚姻的抗争。
还有就是自从当初在桃林塞遇见董守业之后,双方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互相都存在着好感,当然这种事儿谁也不敢表露出来,只能把一切埋藏在心里。当时董守业所表现出来的阳刚锐气,过人的才华,可以说得上是文武双全,这一切都让蔡琰被其吸引。
最后,卫仲道虽好,但是身体孱弱,没有董守业身上的那股子阳刚锐气。蔡琰以文招亲,料定董守业必定会来参加,这也是为何董守业到了长安城不久,蔡府便传出要招亲消息的原因。蔡琰这么做便是让卫仲道与董守业双方能有一个对比的机会,让自己的选择多一点,做一个最终的决断。
事情最后的发展也比较符合蔡琰的心意,董守业当时的表现才华横溢,心思巧妙,极为大胆,最终略胜卫仲道一筹,让蔡琰下定决心。
古代人都比较腼腆,即便是表白也是比较含蓄的,哪像董守业直接来个“白头偕老,情投意合”。蔡琰的选择,都在董守业的意料之中。
即便是现在也是如此,不表白,便没有机会,哪怕你再好。
ps:亲事定下之后,战争也马上就要开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