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守业心中也想过将此战的指挥权交付给徐荣,由徐荣来指挥此次的战斗,后来仔细想了想又作罢了。至于贾诩这边倒是有点看出董守业有点不自信,于是一直鼓励董守业亲自指挥麾下作战。
等到在军议之时看到董守业云淡风轻、谈笑自若的样子,从而使手下一众将领的信心都是大增,贾诩也是非常高兴,心中对董守业的评价又是高了几分。
在这段时间贾诩与董守业相处之中,贾诩对董守业的信心也是越来越高。
在董守业看来此时若是将指挥权交与徐荣,那徐荣就要牛气哄哄吊炸天了。
集天时地利人和与一身,无限爆发啊!
现在战场是历史上所说的梁县以东,对战的人物又正是孙坚,而孙坚的兵力与历史上差不多,徐荣的军力却是比历史上强的不止一点半点儿。
若是此时徐荣对战孙坚,估计孙坚也只有挨虐的份儿。
董守业有此想法倒也不是因为怕了孙坚,对于孙坚董守业也有必胜的信心,但是没有一定的把握能把伤亡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毕竟董守业从军时间较短,比上徐荣、孙坚这种动辄几十年战场经验的人来说差的不可以以道理计。虽然经验不是战场胜负的决定性因素,但绝对是重要因素之一。
要说对于整个战略谋划,从宏观角度来说,董守业自信可以胜过这个时代的任何人,毕竟超出几千年的知识,本身又是对三国期间的各种历史战事相当了解,这一点放眼整个三国时代也无人能及。
但是要是说到对战场指挥的细微处理,这种相对微观的层面,那董守业就肯定是比不上徐荣了,这也是董守业的主要担忧所在。
最终,董守业还是放弃了,对于此事连提都没提。
因为董守业知道,在这个时代,光光依靠别人是不行的,自己必须要有几把过硬的刷子,才能折服他人。
只有过硬的能力与过硬的实力,才能使周围的人才不断聚拢在自己的身边,这样才能保住自己目前所拥有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