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士们议论纷纷。
书生让大家安静下来,继续介绍:“大家先别忙着讨论,听我介绍完。这种炮非常适合我军这样比较原始的部队使用,大家看。”书生边说边动手,很快,整个火箭炮几乎没用什么工具完全分解。“看到没,这是它的特点,拆开后的单个部件重量不超过30公斤。为满足人背的要求,我经过精密计算,分解部分在结构尺寸上具备如下特点:上不过颈(便于抬头),下不过臀(便于跨步),宽不过肩(便于通过),重心贴身(防止扭腰),各种参数经过了反复优化,该炮火箭弹单枚重为15公斤,一个人刚好扛一颗或两颗,在复杂地形长途行军也可以承受。”…。
书生话音刚落,周围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别人可能听不懂,比如细崽。对火箭炮的人性化设计,东方振华听的懂,他几乎对书生佩服的五体投地了。
掌声经久不息,书生只好再次摆手,掌声停下来。“任何一种武器,都有它的缺点,107毫米火箭炮的最大的缺点是精度问题,下面我说下精度,当初设计时,107火箭炮的密集度为射程的1140,方向偏差为185,也就是说,在8公里最大射程上,火箭可能会偏离目标50至100米,而同口径的100毫米或120毫米的迫击炮或山炮,密集度要比107火箭炮好一倍。所以,我对该炮进行了几次改进,减少射击偏差,提高了精度,为火箭弹头部安装了一个阻力环,使107毫米火箭炮在中等射程上的精度提高了近一倍,但射程缩小了,目前最大射程只有5公里,但射击公算偏差小于1258,这差不多接近了同口径长身榴弹炮的精度水平了。”
知识份子就是这样,把每个问题都详解透彻,但战士们听的云里雾里。有战士喊:“长官,还是先讲讲射击诸元、炮的仰角。”
书生怔了一下,他知道自己又犯职业病了,他尴尬地笑笑,然后继续介绍。“火箭炮仰角是0-75度,也就是说,紧急情况下可以对准天空的飞机射击。射击诸元也很简单,火箭弹的壳体上有一条与火箭弹飞行方向一致的白色标线,用于发射时瞄准。同时还有一个轻便的卡尺式瞄准具,上面有距离和方位刻度,把它卡在火箭筒上与火箭弹白色标线对齐,三点一线精确瞄准,就可以在发射时保证射击精度。它还有个最大的特点,如果没有炮筒时,在阵地上构筑一个坚实的土石发射台,把台上放置火箭弹的平面平整,平面长度接近火箭弹的长度,保证火箭弹起飞时的稳定即可发射。当然,土石发射台可以发射,放在建筑物窗口、汽车顶棚等各种地方都可以发射,但无论如何发射,发射者均需注意避开发射时火箭发动机的尾气伤害。”
其中一名炮兵问。“长官,发射时需要炮队镜来辅助吗?”
书生呵呵地笑着反问:“你说呢?十华里的距离在你眼中是多大的目标?你怎么观察射击效果和测定炸点偏差量?”
战士们哄堂大笑。
书生摇手把大家制止。“大家别笑,我还需要提醒的是:我和你们讲的这些数据,都是书面计算出来的,对于cs37式107火箭炮所存在的弊端,还需要你们实际操作来反馈,在场的每一位,都是我川军第一代炮兵,未来的中流砥柱,对这种未经过实战、世界一流的火箭炮,你们怕吗?”
书生特意把“世界一流”四个字加重了口气,和刘天楚混的时间长了,连书生都学会了心里战术,书生说的平静,但他身边的战士们已经是群情激奋了,一起扬手高吼:“不怕!怕个球哦。”
书生满意地点点头,又对东方振华道:“巴祖卡的火箭弹我也进行了改进,从射程100米增加到300米,把新式火箭弹带上,你一定用得上。”
东方振华还未答话,旁边的细崽激动的连连拍打自己大腿。“这个改进好,作战部队一直反应,巴祖卡射程太近,日军坦克和装甲车尚未进入射程之内,操作人员已被发现射杀,成功的几率很小,即便是成功,也是以人员伤亡为代价。”细崽忽然停下摇头,美中不足的道:“书生!怎么才300米,不能在远点?”
这样无知的问题在这支部队经常发生,书生几乎已经习惯了,包括刘天楚。他只好用知识份子特有的耐心讲解:“你动下脑壳好不好,火箭筒不是火箭炮,火箭炮可以炮队镜辅助,巴祖卡靠人工机械瞄准,射程远了没有精准度,弊大于利。”
书生和东方振华一起瞪着他,细崽伸着舌头,汕汕地苦笑着,指着书生和东方振华小声骂:“龟儿子,以后要离你们远点,有损我团长形象,和你们交流,我就一白痴……”
ps:这章写的蛮纠结的,查阅半晚的资料,目地只是能适合目前主角部队的作战模式,大家有什么好的建议可以加群聊天,我一定采纳,再次谢谢淡血描红眉书友的评价票,同时也谢谢投推荐票的朋友,真心感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