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火脆会导致钢材热脆性,容易碎裂,延展性和弹性差,其危害不仅仅体现在钢材出厂前反复的淬火-回火之上,还体现在使用中高温爆燃引发的回火。由于回火脆有不可逆性,即出现回火脆的钢材无法通过重新淬火回火消除回火脆,故而成为影响钢材性能的最大难题之一。
虽然在1900年,英德等国陆续了合金结构钢(主要是板材)的回火脆现象,而德国工程师开始改进工艺,掌握了回火后迅速冷却以提高延展性的工艺路线,但中华帝国方面,早已采取了另一时空1925年之后为人们所知的方法,尤其是了20世纪五十年代之后,人们对于回火脆机理的深入认识:磷,锡等杂质元素的晶界偏析,而合金钢中的镍铬锰会进一步导致这些杂质元素表面富集,导致钢材脆化,也钼和钛能够促进杂质沉淀,从而基本解决回火脆问题。
因此,中华帝国的特钢部门很早就采取了对应措施:添加钼,随后则是启用钒钛磁铁矿。
钼金属早在18世纪就已经被提取,但由于其在冶金业上的用途始终没有得到正确认识,导致钼矿的开采非常滞后。另一时空中,1885年挪威王国的第一个钼矿:克纳本矿床开始开采,但因为需求太小,开采时断时续。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全球钼产量只有一百吨。
借助穿越者的知识积累,中华帝国不但直接收购了挪威经营不善的钼矿,投资扩大产能,并自1880年开始就对圈定范围的大矿开始了集中勘探。结果简直让郑鹰等人欣喜若狂,因为在遵义,云南,湘西的几个主要有色金属富集地区,陆续了大规模的钼镍共生矿,而且品味可以达到5。
此外,钒钛金属可以极大改善钢材的强度,即所谓二次硬化,并改进抗腐蚀性。在另一时空的二十一世纪,中国作为世界钒钛磁铁矿第一大国,大量使用钒钛磁铁矿石生产高性能船用合金钢。陈磊,穆铁和许凡对此都是心知肚明,自然不会放过中国那几个最著名的钒钛磁铁大矿:攀枝花,承德。
早在中华帝国统一全国之前,中华帝国由犹太人和华人联合组成的探矿队已经打着外国商行的旗号对北方几处重点矿区进行了勘探并进行试产。这里包括亚洲第一大钼矿栾川钼矿(主要是许凡的父亲做过钼出口贸易),甘肃金昌市的世界第二大硫镍矿金川镍矿,还有西藏的几个巨型铬矿。
说到铬矿,故事的起源就有些滑稽。除了穆铁对这方面比较熟悉,也是源于郑鹰工资不高,为了赚点外块养家经常投机些股票,而许凡的父亲对的教育也偏商业,许凡接触到的金属贸易之类的信息很多,两人经常一起切磋。2009年的时候,郑鹰认为机会来了,和许凡一起炒了一只大名鼎鼎的股票:西藏矿业,在09年的大牛市中着实狠赚了一大笔(后来几个人去西藏自驾游,其实也有这么点还愿的意思)。
西藏的铬矿储量占全国的四成,为了炒作这支股票,郑鹰和他这位得意学生没少查阅资料,对于其拥有的铬矿更是耳熟能详。
借助云南-西藏的茶马古道,镇国军控制的盐茶贸易,镇国军的矿队早早就在西藏开始了勘探,随后就是开采。不过这的运输始终是个大问题,因此这里基本上变成了精炼和提取的工艺基地,军工上真正用的铬矿还是主要依靠土耳其和美国东海岸进口,直到1902年帝国在西属菲律宾了规模巨大的铬铁矿,才逐渐开始自给。
在钒钛磁铁矿方面,攀枝花的勘探和试产很早就已经开始,但由于运输的问题,其钒钛磁铁矿一直到1898年才开始得到一定规模的开采和精炼。承德的钒钛磁铁矿,运输更便利,大致上是1900年开始工业化生产。
中国的锰矿储量丰富,广西,湖南,四川,贵州,华东各地都有大量的锰矿床。
从战刀级轻巡和猎豹级快速装甲舰开始,帝国的船用钢材几乎全部使用国产钒钛磁铁矿石,添加钼镍铬锰材料,根据各类钢材性能要求的不同,调整元素比例,发展出了工具钢,特种结构钢,普钢,不锈钢等五大系列众多型号的不同钢材。
在猎豹级上,中华帝国主要采用了四种钢材:
第一种,普通船用结构钢。这种钢材要求强度和韧性,但对硬度要求没有那么高。目前使用的是改良过的船三号结构钢,属于低碳高锰的高强度回火淬火钢,根据对比测试,由于借鉴了克虏伯装甲钢的工艺技术,并且在钢材中添加了镍钼金属,改善了韧性和耐高温耐氧化性能,又使用钒钛磁铁矿石极大提升了硬度和耐腐蚀性,三号结构钢的性能已经处于领先水准,随着工艺的进一步完善和改进,空间还很大。
第二种,高强度渗碳装甲钢,编号甲二号渗碳装甲钢。这种刚才是克虏伯装甲钢的中国版本,在德国产品的基础上又采用了钒钛磁铁矿石,并在生产工艺上进行了相应调整,同时添加钼金属提升延展性,改善回火脆,尽管目前工艺还在爬坡中,由于材质的优异,综合性能已经超越了德国原厂产品。不过目前除了工艺之外,产能也是一个问题。由于产能滞后,而这几年军工需求暴增,帝国军工产业依然从英美德法进口了大批的特种钢材以备使用。
第三种,高强度匀质合金钢,目前产品的编号为乙一号,在德国克虏伯装甲钢基础上发展而来,主要用于舰内隔层装甲,对弹性和强度综合要求高,比高强度渗碳装甲钢在添加剂配方上有很大不同。
第四种,高弹性匀质钢,也是轧制的合金钢板,但弹性要求更高,主要用于水线下的防雷防冲击隔层,强化肋板,重点提升对船身龙骨结构的保护,其弹性形变的容忍度已经高达23,目前编号丙一号。
在猎豹级和广州级之上,都综合使用了这四种钢材。
在长度占战舰六成的肿部装甲盒水线位置,猎豹级配置了厚达二百四十毫米厚度主装甲带,全部采用帝国甲二号高强度渗碳装甲钢,其上部舷侧装甲是五十毫米的甲二号渗碳装甲钢,在舰尾水线装甲和舰首水线装甲安装了六十毫米厚度的乙一号高强度匀质装甲钢。
在水平方向,猎豹级除了上甲板安装了六十毫米乙一号高强度匀质装甲钢外,还在下方安装了另外两层水平装甲板,全部采用帝国乙一号高强度匀质钢,同时作为水密隔层个隔板。其第二层的主水平装甲板厚度高达五十(非要害)和八十(要害)毫米,最后的底部水平装甲板的厚度达到了四十毫米。此外,弹药库底部和侧面还加装了三十毫米的丙一号高弹性匀质装甲钢。
在猎豹级内部,其装甲盒舰首方向横向装甲板厚达一百毫米,尾部厚度六十毫米,其全部采用乙一号材质,纵向水密隔板全部采用三号结构钢,厚度三十毫米。
在上层建筑方面,猎豹级司令塔正面的甲二号装甲钢板厚度达到了二百八十毫米。在主炮塔的正面,猎豹级安装了厚达二百二十毫米的甲二号装甲钢,侧面一百五十毫米,顶部一百六十毫米,背面一百八十毫米。
猎豹级在舷侧装甲带之下设计了复杂的防雷隔舱。防雷隔舱主要分为三个隔舱:干舱,液舱,空舱。
在防雷隔舱的最外层,凸出船体的是干舱,其最外层是四十毫米甲一号装甲钢,然后是以强化结构钢加强支撑的空舱,主要是吸收冲击能;然后是与主装甲带相连的一百二十毫米厚的乙一号装甲钢,向下一直延伸到船底,和厚度三十毫米的丙一号高弹性钢板连接。
是 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