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守业和喜世廉听罢喜清欢的话,立即便领会过来,只是铺子租出去时,并没有具体问是做什么用的,所以,要想按着喜清欢的做法安排,并不容易,却也并不是不可能。
几人就此商量了一番,喜世廉马上去办,喜清欢和喜冰欢顺便去看望了刘君华,鱼香小肆在刘君华的经营下,居然还有声有色的,便是铺子里的菜式,也多了好些,喜清欢两人干脆留在这儿吃了顿饭。
“这个,是原先我在边城吃过的小吃,怎么样?学得不错吧?”刘君华高兴的犹如孩子般一道一道的跟喜清欢献宝,“还有这道鱼,京都最大的酒楼的招牌菜,我把它改了改,现在在我们这儿也卖的不错哦,还有这个蟹黄丸子,是从我那鱼丸子里想出来的……”
喜清欢一个一个的尝,味道确实不错,而刘君华的神采风扬更让喜清欢由衷的高兴。
到了这儿,喜清欢自然也要去看看朱之梵的书院,刘君华便陪着她们两姐妹一起上山。
去书院的路就在鱼香小肆边上上去,都已经铺上了石头路,一路过去,两边的荒草早已没有了,还开垦了一垅垅的地,种上了各种东西,听刘君华所说,这些都是喜世耿的功劳,这山上,除了建园子圈出的地,其余的都被利用上了,像这样小垅的地种的都是菜,大片的陡则是种果树,再平坦些又有水源的,开成了水田,整片山上还建好了水渠,无论是取用还是浇田浇地,都极方便。
站在书院门口,远远的便能看到江洛那个大园子,已经有些规模,不过,刘君华却说最起码还要一年才能投入使用,倒是书院,现在已经建了大半,等房子落下,刷上蛎灰,摆上桌子便能用了。
一进书院,便遇到了陈良实和柳银粟,他们已经交接了原来的事到这儿给朱之梵当帮手了,现在,朱之梵是院长,这两人都是副院长。
书院前面用来教学,后面有个大院子像是个练功场,而练功场后面过去,是一片住宿用的房间,显然,朱之梵是想采取封闭式管理了。
从那边回来,喜清欢每天除了照顾柳氏和弟弟,也抽出一些功夫想事情,想到什么便记在纸上,喜守业每天回家也都会找她聊一聊,兄弟姐妹之间也常常为一个想法一项计划辩个面红耳赤,辩不出结果决不服输,渐渐的,连喜守业和喜守勋也加入了他们。
家里一度揭起辩论赛热潮,当然了,这样的热潮带来的好处,就是集思广益,喜清欢往往能从这中间得到很多的灵感,把一家人的意见都集中到一起,做出一份完善的点子来。
家里其他人自然也是如此。
一眨眼,又是年关,柳氏坐足了两个月的月子,被喜清欢等人精心照顾了两个月的她,明显的圆润了一圈,整个人显得温和雍容,着实让方氏羡慕了一把,回到喜家后,虽然也忙着做事,但好歹也是好日子,方氏的面貌已经改变了许多,皮肤白了许多,也细腻了许多,但和现在的柳氏一比,还是差了一大截。
年关,还是一如既往的忙,各处的管事和伙伴们需要打赏,生意要核账分银子,年货要大批的准备,各家的礼也在妥贴的送出去,不用照顾柳氏的喜清欢又被尹氏拉去当了帮手,一天到晚的忙个脚不沾地,她嘴上虽抱怨,可行动上却还是毫不犹豫。
江洛赶在大年三十那天才回来,在这之前,他回了一趟小柳村,把那边的事都处理好了,也回了一趟青石镇,带来了洪师傅分给他们两人的那两分利,邵家江家的礼,他也作主送了过去,同时,他也带回了一个消息:邵谦和江楚航接到了圣谕,过了年便要起程进京了。
一个是致仕的翰林,一个是与皇宫完全不沾边的大夫,怎么会接到圣谕让他们进京呢?是出了什么事?
喜庆靖等人互相看了看,沉思着其中的原由。
入夜,喜庆靖派了人出去。
这个消息虽然多少影响了众人的情绪,不过,喜家的年夜饭依然很丰盛很热闹。
连康哥儿也被喜玉欢几个姐妹抱着坐到了席上,柳氏并没有请奶娘,当初四个女儿,她都是自己喂的奶,加上家里的米汤也养这么大了,现在人到中年才得了这个儿子,她更不想找个陌生人来喂她的儿子了。
只这两个月,康哥儿就跟吹起来似的,已经完全摆脱了初生时那小小的小猴儿般的模样,如今的她,白白胖胖的,很是可爱,一双眼睛圆溜溜的,也不知道能不能瞧见人,便睁着眼睛四下乱转,眉目间,与四位姐姐极相似。
她们几人,倒都是承续了柳氏和喜守业的优点,女儿像女儿,儿子像个儿子……喜清欢姐妹几人都遗传了柳氏的柳眉弯弯,而康哥儿,其他的和姐姐们都像,就是一双剑眉却是姐姐所没有的。
比起康哥儿,喜世廉的儿子比康哥儿大了一岁多,这会儿正是跚跚学步的时候,坐下后一刻不消停,喜世耿家的亭哥儿便显得文静多了,由丫环带着,坐在一边吃得高兴,时不时的拿眼去瞧瞧不消停的弟弟,又转头去吃上一口东西。
散了席,小的孩子们都由各自的娘带着回去休息,柳小月的肚子已经挺大,也不由她守夜,喜清欢等人则围在院子里放烟花。
喜婉悦缠着喜延年要火,喜延年满院子的躲避逗着妹妹玩。
喜清欢自然是大大方方的和江洛一起站在边上看他们嬉闹。
这时,喜清欢眼尖的发现方才爷爷派出去的人回来了,她看了江洛一眼,又回头看了看大厅,大人们都在大厅里闲聊守岁。
“去看看?”喜清欢心里记挂着事情,看到那人进去,好奇心起,便冲江洛无声的说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