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大路就是小民,在他看来,能当小官就不错了,因为他本来就是一个孤儿,一个书童,一个贱民,当看到九品中正制这种选官模式的时候,他会认为自己至少改变自身不能士官的情况,虽然是小官,但好歹也是官,而且九品中正制品评阀阅的选官制度同时也保证了他的儿子至少能是个小官,对于当时的小民来说,这已经是很值得欣慰的情况了。
可是小民们不会知道,九品中正制的发展,却是让小民分了一块小蛋糕,也同时把他们局限在了权利阶级的最下层,而那些大世族,大门阀却可以凭借出身的优势在九品中正制这种讲求门阀出身的制度下代代出高官,这种情况持续发展,就会演变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情况,可以说曹丕推行的九品中正制是让大族看到了光辉的未来,让小民看到了渺小的希望,所以他能够在时机不成熟的情况下取汉献帝而代之。
曹丕在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的时候用九品中正制这种饮鸩止渴的方式缓解了矛盾,得到了世族和小民的支持,却把曹魏的大好河山拱手让人。
其中最中心的原因就是因为曹丕的眼光也被局限在了眼前,称帝的诱惑蒙蔽了他的理智,使他没有看清九品中正制的推行会让世族的势力凌驾于皇权之上,而单纯的认为这个制度能够让自己迅速得到天下贵贱士子的支持,从而达到自己称帝的目的,不得不说,创出九品中正制的陈群是一个天才,一个制度蒙蔽了君王,小民,也用一种非武力的方式把世族的势力推向了巅峰。
不得不说,汉末的世族中,确实不乏出类拔萃的人才,至少他们骗过了曹丕,让苟延残喘的世族在曹丕时代死灰复燃,形成燎原之势,最终取曹魏而代之,可以说是曹丕急于称帝败掉了曹氏的家底,也把曹操苦心经营的局势付之东流。
曹操在世时,虽然也草创了九品官人制,但是却一直不是士官的主流,曹操用人大多决于胸臆,而且唯才是举,九品官人不过是辅助之能,用于缓和世族自己和世族之间的矛盾。
在曹操当权的时候,世族虽然没有被根除,但是却称得上是苟延残喘,袁氏的灭亡,杨彪的告老还乡,杨修被斩,司马懿不受重用,陈群九品官人法不得重视,这一切都显示出曹操的雄才大略,他看出了世族根基已成,却找不到好的方法一举拔除,所以在士官制度上唯才是举,漠视九品官人法,一边打一边安抚,一边扶植新势力,乡勇慢火煎鱼的方式拔除在汉末的世族势力。
曹操毕生施行的政策秉持抑制豪强,保证百姓利益主旨,这一点从他不依靠世族支持,发展军屯供养自己军队就可以清晰地看出来。而且在缺乏资金的时候,他宁愿组建摸金校尉去挖人坟墓,变卖陪葬物品来募集资金也不愿意向那些企图挟持他的世族低头就可以看出他抑制豪强的决心。
这一切都是曹彰通过自己的观察得出的结论,对九品中正制的具体政策曹彰不甚清楚,但是却知道所谓九品就是以家庭出身为主,品行为辅品评出九个等级,看家庭出身就是所谓阀阅,在曹彰身处的时代已经有讲求出身的风气,以前和荀彧一起去迎献帝时他就说过,士子要得名声就要找大家族的人物或者名士品评一番,比如他荀彧的王佐之才,九品中正制不过是把这现象制度化,作为士官的一种途径。
可是曹彰的三族论已经彻底打破了九品中正制出现的温床,因为他先发制人,把世族分门别类,安国,窃国,掠国三等品阶把袁氏,杨氏,司马氏这种大族扣上了违背国家利益的帽子,而且是在陈群没有想出九品官人法之前,天下士子的观念也因此转变。
所以王凌会说自己王家是窃国之族,就是受了曹彰三族论的影响,可见舆论在哪个时代都是最强的武器,曹彰今天一番话就把王凌折服也是因为自己的三族论对天下士子影响至深,在那个乱世,迷惘的人心需要舆论的导向,士子也是如此,因为他们有局限性,九品中正制之前出现了三族论,足以让那些想在乱世功成名就甚至用各种方法坐大家族势力的士子们重新回到忠君爱国的轨道上来,毕竟这时汉朝依然存在。
虽然这也给曹家取而代之增加了难度,但是比起让糜烂的世族败光汉朝气运导致五胡乱华的未来,曹彰也宁愿如此,他身在局中,已经无从选择,当他用只言片语震慑住王凌走出书房的时候,他也清楚的知道,历史在曹军击败袁绍的一刻,已经错位,此时他要做的事情就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