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53看书网 > 天唐 > 第378章李光弼封郡王?

第378章李光弼封郡王?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李亨*傲有些感触。

>不过,他的这种盛触旋即又被一种更深的猜忌所取代。

>在局势不明朗、叛军长驱直入的时候,李亨没有这种心思,他想的是如何平叛、如何阻挡安禄山的叛军脚步、如何保住自己的皇位,但张xuān大军所至范阳叛军立即呈现出败退之颓势,局势开始逆转,他的心思就悄然变了。

>他就开始担心张xuān会不会拥兵自重,而稍有风吹草动,他便会敏感地以为张xuān有了异心。

>况且,他身边还有公孙良这些佞臣在他耳边絮絮叨叨。

>李豫和霍长青的连番密报,更加剧了他的这种对于张xuān的猜忌。

>当然,猜忌归猜忌,只是一种心态。在这种时候,李亨知道自己还离不开张xuān,最起码,在安禄山叛乱平息之前,他只能全心全意地依靠张xuān,放手放权。

>至于将来他怎么对待张xuān,说实话,他暂时还没有完全想好。不过,已经初步有了“卸磨杀驴”的心思,只是在李亨看来他这是捍卫皇权天经地义理直气壮。

>事实摆在面前,张xuān功勋可比天高,可李亨已经无法再封赏他了。

>张xuān目前已经位极人臣,无论是爵位还是官职亦或者是兵权,都达到了一个巅峰,还怎么封赏?大概,只有把皇位让给张xuān了。

>所以,将来,李亨面临着一个巨大的难题:如何处理跟大功臣张xuān之间的关系。

>这个问题,李亨一想就头疼。

>“陛下,李光弼和杨涟退守两宁州,要不要召这两人回灵州觑见陛下?”公孙良笑道。

>李亨犹豫了片刻,摇了摇头“算了,此二人率军镇守两宁州,震慑吐蕃,事关重大,不能擅离职守。公孙良,杨相,朕有意封赏李光弼和杨涟,以彰其功,尔等意下如何?,…

>杨国忠在旁闻言眉梢一挑,立即猜出了皇帝的心思。

>皇帝这是想有意撇开张xuān,直接面对李光弼和杨涟两人,想靠封赏和加官进爵来拉拢这两人,分化张xuān的实力。

>杨国忠还没有说话,公孙良立即躬身道“陛下英明!此二人为朝廷立下大功,当厚加封赏!”李亨正要开口,却听杨国忠在一旁不咸不淡地道“陛下,此次唐蕃之战,乃是永宁王的谋划…指挥,而此二人不过是奉命行事。若是越过永宁王直接封赏这两人,会不会……”

>杨国忠的话说了半截,下面的话没有说。

>有些话,不需要说出口来的。

>公孙良淡淡一笑“杨相此言差矣。天下之将,都是陛下之臣,陛下封赏有功之臣,还需要经过永宁王?”杨国忠瞥了公孙良一眼,轻轻一晒,没有跟公孙良继续半辩下去。

>其实这个时候,杨国忠恨不能李亨跟张xuān起矛盾,削弱张xuān的兵权。只是他心里明白,自己越是反对,李亨越是会这样做:反过来,如若他表态支持,李亨倒是会考虑三分。

>果然了,李亨闻言冷冷一笑,挥挥手道“下旨,册封李光弼为平蕃郡王、大将军、暂代陇朔大都督府大都督:册封杨涟为宁泊侯、大将军,青海行军大总管。”李亨这话一出口,不仅杨国忠等人,就连公孙良都大吃一惊。

>李亨竟然封李光弼为郡王,而且暂代了陇朔大都督,这摆明了是夺去了张xuān的陇朔军职,以李光弼而代之了。

>这样……合适吗?很多朝臣都在思量。

>站在朝臣最末尾的张xuān心头一颤,用一种不可思议的目光望着李亨,心里凉了半截。

>本来此次唐蕃之战能取得胜利,都是张xuān运筹帷幄和各方通力支持的结果。李光弼和杨涟二人,不过是奉命行事。可此番,皇帝却破格册封李光弼和杨涟,有意忽视了张xuān的功绩,还试图让李光弼取代张xuān的位置,可谓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

>张xuān感到一阵心寒,同时也为张xuān感到不值。

>张xuān此刻还在平叛的前线,为皇帝的江山卖命,但躲在大后方的皇帝,却准备开始卸磨杀驴了。

>杨国忠皱了皱眉,奏报道“陛下,李光弼和杨涟二人虽有军功,但也不至于册封郡王……”“当初张xuān为朕拿下吐谷浑故地,朕册封他为永宁王,而如今李光弼和杨涟为朕拿下大半个吐蕃,封王封侯又有何不可?”

>李亨轻描淡写地道。

>杨国忠心里暗暗冷笑:“李光弼和杨涟不过是张xuān部将,若没有张xuān,这两人能拿下吐蕃王庭?扯淡的事儿。”虽然杨国忠也想削弱张xuān的兵权,但他更清楚李亨这样做会引发的后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