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母:居必择乡。摄之以良朋,教之以明师。——王符。
孟子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位杰出大师。后人习惯把他与孔子并列而称“孔孟”。
孟子自幼丧父,家境贫寒,但他的学术能在流派纷呈的战国时期独树一帜,与他有一位杰出母亲是分不开的。
古人云: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意思是说,君子要选择有利于自己成长的环境居住,要选择可以使自己进步的人交往。出身微寒,识字不多的孟母正是这样一个有心人。孟母丧夫后,便与年纪尚小的孟轲相依为命。当时他们居住在一个偏僻的村落里,旁边住了不少没有教养的恶少。
这些恶少们不但有偷鸡摸狗的行为,而且见孟家孤儿寡母,便常常向孟家扔砖头,弄得鸡犬不宁。孟母非常担心孟轲会跟着这群孩子学坏,心里很不安。由于孟家紧邻一块墓地,几乎每天都会有送葬的人群披麻戴孝啼哭着从门前经过,久而久之,孟轲和邻家孩子也跟着模仿。孟母感到这样的环境对孟轲的身心带来不好的影响,便决定搬迁。
孟母带着孟轲来到鲁国的都城。孟母想,繁华的都城既可以使自己找到一份活计养家糊口,又可以使孟轲接受一种先进的文化,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他们在都城热闹的街市选择了一间破旧但价格便宜的房子住了下来。孟母白天做活挣钱,年幼的孟轲便和附近的孩子玩耍。可是细心的孟母发现这里两家邻居一个是打铁的,一个是杀猪的,无聊而又好奇的孟轲不是学生意人的吆喝叫卖就是模仿杀猪的动作或者学猪叫。此时的孟母又开始犯愁了。
有一天,孟轲看见邻居家在杀猪,就问母亲:“东家杀猪做什么用呢?”
孟母信口答道:“要让你吃肉。”
“是这样吗?”
其实孟家贫穷,从来没有买过肉吃。但孟母自悔失言,为教育孩子守信不自欺,还是向邻家买了肉让孩子吃。
不久胡人听说鲁国富庶,便来到鲁国都城谋些生路。胡人生性野蛮,在花光了身上的积蓄后便干起打家劫舍的勾当来,而孟家附近由于是下等平民聚集地,形势最为混乱,不几月已有数人丧命。
一天,孟轲在附近和邻居小伙伴游玩,突见一大汉持铁凿站立在前,面目狰狞。小伙伴见此一哄而散,孟轲因怀中藏有三文钱,心中颇为忐忑,被大汉一把抓住,后背还被铁凿打了一下,可机敏的孟轲还是逃出了魔掌,自此几日不敢出门。
当时鲁国处于战国列强包围之中,军力微弱,齐楚常有吞并之意。于是鲁国有大夫建议,效仿管仲治齐,男者为商,女者为娼,国富兵自强所以当时鲁国正是全民经商的时候,集市如牛毛,竞争激烈。孟家居住地的商贩们为了争地盘,常常纠纷不断,打杀之声不绝于耳。
有一天,孟母做活归来,突见孟轲浑身是血,倒在家门口,大惊失色原来当天集市上有人打架,孟轲像往常一样挤在旁边看热闹,一秤砣突然飞至,恰好砸在孟轲头上,让他挂了花。孟母决定不惜一切代价为儿子找一个好环境。于是他们迁到都城的一个靠近书院的地方居住。
在新的居住地,孟轲每天都能看到一群群安静的书生们从门前经过,他们服饰整洁,谈吐温柔,举止文雅,而书院的琅琅读书声则传达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文化信息。在耳濡目染中,孟轲对读书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孟轲便与小伙伴们学着摆设祭坛,打躬作揖,进退如仪,为后来的诗书礼仪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一切都被孟母看在眼里。孟母认定,这就是她要找的适合孟轲成长的居住地。
这家书院是国家开设的大学,学生多为贵族子弟。孟母虽然家境贫寒,但人穷志不短,她盼着孟轲能读书做学问,将来好出人头地。于是孟母找到学校老师,请求学校接受孟轲入学。
孟轲入了学,学业也算进步很快,但他自恃聪明,渐渐对学业马虎起来。有一次,孟轲认为学得差不多了,就中途辍学,回到家里,看见母亲正专心致志地织布。孟母起身问道:“你学得怎么样了?”
孟轲回答:“学得差不多了。”
孟母回头拿起一把剪刀,把织机上织了一半的布齐刷刷地剪断。
孟轲睁大眼睛,不解地问:“母亲,为什么要把织好的布剪掉?”
母亲语重心长地教导他说:“你今日学业半途而废,就像我剪断这织了一半的布一样。”孟轲幡然悔悟。从此拜子思为师,旦夕勤学不息,终成大器。
孟母望子成龙,教育有方,于细微处从小做起,给孩子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重在德育,动情晓理。因而,“孟母买肉”、“孟母断织”、“孟母三迁”的佳话,多年来屡被人们引为教子良方。
王凡由于土娃的不停催促,吵着要王凡帮忙,只好是和他一起走一趟了。
土娃躲躲闪闪地藏在王凡身后,似乎前面有什么可怕的东西似的。王凡笑着一拍他的小脑袋,“怕什么,不就是去看你妈妈嘛,又不是去拿你喂老虎”
可是土娃不管王凡怎么说,只管是推搡着王凡向前,而自己躲在后面。
“树根哥在家吗?”王凡在门口喊道。
“阿凡你来了,快进来坐吧”树根媳妇闻声走了出来,一眼就看到了王凡,热情地招呼道:“你树根哥到村口摆龙门阵去了,你找他有事?”
“没有,我是来找嫂子你的。”王凡笑着说道。
“我?你找我有什么事?”树根媳妇有些疑惑,接着她看到了躲在王凡身后的土娃,立即怒吼道:“你这个兔崽子,舍得回来了吗?下次看你还敢偷钱”
王凡连忙劝住了她,“嫂子,我找你就是为了土娃这件事情。他的那十块钱,的确是我给他的。”接着,王凡就把当天的事情说了一遍。
“真的吗?阿凡,你可别帮这个小兔崽子求情。”树根媳妇还是有些不相信。
王凡哭笑不得,“嫂子,我骗你干嘛这真是我给的,当时还有几个村里的小孩看着呢,不信你去问一下他们。你怕是冤枉了土娃了”
这下树根媳妇终于是相信了,一把扯过土娃,摸了摸他的脑袋,笑了笑道:“这个兔崽子,怎么当时没和老娘说清楚呢要不然我也不会打得你这么狠呀”
土娃都快要哭出来了,不是被他娘感动的,而是自己感到了委屈。谁说当时自己没有辩解呀,可是根本不听,能怨自己吗?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