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正想和爹说这事呢,先生昨天就出门了,家里人说要明天才回来。”
“那怎么是好?村子里还有谁的字写得好,不行就请来对付一下吧,新房总不能不贴喜字和对联。”
“还真没几个,我想了一圈,也没想起来。”
此时青莲突然对李顺说:
“顺叔叔,姐姐能写。”
“莲儿,不许乱说,姐姐的字也能拿的出手?”
“然儿真会写?”
“爷爷,然儿小时候跟娘学过,写的并不好。”
“好不好,试试不就知道了。”
此时李成从外面走进来,直接对然儿说,说完就去拿笔墨,要然儿试试。然儿没法,瞪了青莲一眼,只得提笔写了个大红喜字。刚要说什么时,就听李成说道:
“爹你看,然儿这字不比先生写的差。”
“是不错,那就麻烦然儿,对联和喜字都有然儿来写吧。”
“爷爷,然儿这字成吗?”
“成,成。早先听说然儿娘识文断字的,没想到然儿也和然儿娘一样。”
“我也会写字。”
青莲毕竟还是个孩子,见众人都夸然儿写的好,一时没忍住说了一句。
“莲儿也会写字?”
“嗯,是跟然儿学的。”
然儿替青莲回答道。
然儿一手娟秀的字迹很是招人喜爱。来李顺家帮忙的,以及来送贺礼的,见一个十来岁的小姑娘伏案写着对联,和大红喜字,无不啧啧称奇。认识的,知道是村子东面小山沟溪边篱笆小院里的女孩子,是个孤儿。不认识,都向李爷爷询问是谁家的孩子。八九年前村子里来了一对母女的事情,是都知道的,然儿娘的去世也都有耳闻,只是然儿很少到村子里来逛,不认识然儿的也大有人在。
然儿写字的时候,青莲在旁边帮着磨墨,引纸,配合得十分默契。李奶奶时不时地对问询的人讲述两个孩子的事情。差不多用了一个时辰,然儿就把明天结婚时用的对联,和喜字都写好。又帮着李成逐一贴到各个门框和窗户上。洗了洗手上的墨迹,见马上就要晌午,便牵着青莲的手,对李成说:
“成叔叔,然儿回家了。”
“那哪成?快别走,饭马上就准备好了,吃完再走。”
“不了,家里太僻静,又有鸡狗要喂,我们明天再来。”
不顾李成的劝阻,姐妹俩硬是走了。回到家里,见一切正常,然儿从放下心来。见青莲脸上有些讪讪的,就问道:
“莲儿怎么了?不高兴?”
“姐姐,莲儿是不是说错话了?”
“没有,姐姐只是觉得自己的字不好看,怕写出来丢人,并没有怪妹妹。只是,以后可不要在人前说了,姐姐和莲儿毕竟都是女孩子,不适合在那种场合露面。”
“哦,莲儿记下了,再不说了。”
事实却不是这样,不是青莲以后再不说,人们就会忘记今天然儿写字的一幕。当然儿一手娟秀的字迹张贴到新房的各处门口和窗子上时,看到的人没有不夸赞的。有听说是个才十来岁的小女孩写的,更是啧啧称奇。从此然儿在夏村得了个女先生的称号,是然儿始料不及的。
姐妹俩吃完饭,坐在草亭中说话。青莲见今天然儿写字时,人们的看然儿的眼神满是惊叹,不由心里暗暗决定,一定要好好写字,将来也和姐姐一样,能写一手好字。还不到读书写字的时辰,青莲就跑到屋子里,搬出平时学习用的东西。然儿自然喜欢青莲能主动学习,姐妹俩便在草亭的石桌上,开始练字,背书。现在姐俩已经能买得起大方纸,和低品级的墨了,也买了毛笔。再不用那支秃笔,在石桌上练字了。
第二天起床后,依然如往常一样,先是跑步,回来洗漱,做饭。饭后背书写字。此时,草亭里面的新燕子窝,差不多有旧窝的一多半大小。两只燕子来来往往的,在小溪和草亭间穿梭着。小黑也差不多一岁,快长到大黄的半个身高。一大一小,一黑一黄,两只狗每日形影不离,在小院里,以及小溪边追追逐逐的玩耍着。
然儿记得李爷爷昨天说,让过去凑凑热闹。不过,然儿心想,自己和青莲又什么都不会做,去了也是添乱,便想到新娘子过门的时候再去,看看就回来。
夏村当地的风俗,新娘子是正当午时过门,然儿看着日头的影子,觉得差不多了,先是把大黄和小黑唤到院子里,领着青莲把篱笆门从外面插好,才向夏村走去。
走到李爷爷家门口时,那里已经围了很多人,都是等着看新媳妇过门的,以婶子大娘为多,也有不少小姑娘夹在其中。叽叽喳喳的,老远记能听到。然儿和青莲选了个僻静的地方,远远地站在那里等着迎亲队伍的到来。
不想被出门做事的李成一眼看到,老远就打招呼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