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53看书网 > 李娜微讲堂 > 伤心白菜,故国何在

伤心白菜,故国何在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今天我们要来说说一棵清瘦的白菜,它出自清代画家八大山人之手,目前被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这棵白菜显然是“营养不良”,不过三片瘦叶子加一束小菜心而已,要是摆到菜场里头去,肯定没人买。那么八大为什么要把白菜画得这么“楚楚可怜”呢?这还得从他的身世说起。

八大山人原名朱耷,这个“耷”字有点冷僻,上头一个大小的“大”,下头一个耳朵的“耳”,传说他小时候耳朵长得特别大,那可是福相啊,他爸爸一高兴就给他起了这个名儿。朱耷姓朱,这个“朱”和朱元璋的“朱”

关系十分密切,他是朱元璋的第十六子宁献王朱权的后人,名副其实的皇亲国戚。据史料记载,朱耷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七八岁就能写诗,十几岁就能作画。然而,他还没来得及充分施展才华,人生就发生了巨大的不幸:在朱耷十九岁那年,明朝灭亡了,他那明王朝宗室的身份从此不再是荣耀的资本,而是成了生存的危机。

为了躲避清政府的迫害,朱耷躲进深山,当起了和尚。在这幅《白菜图》的右下角盖了一枚印章,上有“净土人”三个字,可见他当时修习的是净土宗。

在当了很多年和尚之后,朱耷突然又还了俗,后来还去做了道士。他时而疯癫,时而装聋作哑,在清贫孤寂中度过了余生。其实和尚也好,道士也罢,与宗教信仰关系不大,它们不过是朱耷的一张张面具,他将自己的伤心、孤独和悲愤都藏在这些面具之下。

到了晚年,朱耷开始以“八大山人”作为名号。话说有一年我给学生出考题,其中有个名词解释就是“八大山人”。有位学生是这么回答的,他说:“八大山人就是八位隐居在深山里的高人。”这真是知识不够,想象力来凑,要知道八大不是八个人而是一个人!关于这个名号的来历,史学界有很多种说法,其中一种是说他常常念诵佛教的《八大人觉经》,所以得了这个号。

在给书画题款时,朱耷会将“八大”和“山人”竖着连写,前二字合在一起又像“哭”字,又像“笑”字,而后二字则类似“之”字,哭之笑之也就是哭笑不得的意思,这或许是他对自己坎坷身世的自嘲吧。在朱耷的画上还常常可以看到一种奇怪的画押,那形状看上去相当“雷人”,很像一只乌龟或者蜗牛,其实它是由“三月十九”四个字组成的。公元 年农历 月 日,大明王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崇祯在煤山上吊,朱耷大概是想用这种隐晦的方式来寄托对故国的怀念。

江山易主,国破族灭,朱耷的人生真是够悲催的,然而文学史不是常说么:“国家不幸诗家幸”,不幸的时代和不幸的遭遇却恰恰成就了一位画坛的奇才。朱耷用大写意的笔墨将心灵的伤痛诉诸于绘画。在他的一幅幅册页中,我们看到的是残山剩水,颓荷败柳,枯木丑石。你瞧,他笔下的游鱼、飞鸟、眠鸭都习惯性地翻着白眼,冷冷地打量着这个世界,它们仿佛是画家倔强生命的写真。你再看他画的白菜,那一副消瘦模样,正应了那句话:伤心人别有怀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