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打发走平阳君赵豹,赵王使劲搓搓双手以舒缓一下兴奋的心情。自本王继位以来没开疆裂土也就罢了,还反倒被秦国抢去不少土地。若是能趁此天赐良机,拿下上党一十七座县城。等百年之后,见到列祖列宗也有话说不是。哈哈!古语有云:天与弗取,反受其咎!
想到这,顿时将赵豹的忠告置于脑后,宣早已从秦国返回的平原君赵胜等人即刻觐见。出兵打仗毕竟不是小事,听听专家教授的主意还是有必要的。
令赵王高兴的是,赵胜等人果然没有让他失望。这些主战派早就想找秦国的事,只不过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此时见大王满脑子都是光宗耀祖,自然也是乐得顺水推舟。于是,一拍即合。
考虑到出征的人选,几个人还是大费一番脑筋。倒不是没有,而是感觉这是抢功劳的大好时机。若是趁此时能为赵国拿下一寸半土,随后的封赏自然小不了!这要是在赵地直接开战的话,那么就是唯恐躲闪不及了。
最后多亏平原君力排众议,举荐老将军廉颇亲自挂帅出征。见还有人试图反对,干脆不留情面说道:“诸君所荐诸将,所领百万大军数年也不见得过一城一地。相反还逢战必败,这可如何说得!?众人皆知,我与廉颇并未有亲戚关系。所以推他,只为赵王分忧。”
至于廉颇到底能不能胜任,其实在场的几位都是心知肚明的。果真能顶住秦军群殴之人,在赵国绝不会超过五个。而老将军就是其中之一,皮糙肉厚抗击打能力特强。
再说当前毕竟是冬季,带大军出征根本没有机动可言。加上赵王的叔叔蹦出来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地一通数落,众人也感觉脸上挂不住。
那就让廉颇去好了!
既然大局已定,剩下就是集合军队出征!平原君担心廉颇闹情绪,随后派出赵国第一说客前去拜见。唾沫星子一喷,愣把个死局说活了。
老将军甚感此话有理,再加上感念平原君力排众议的好,于是同意接受将印带队出发。
廉颇的长处就是稳扎稳打,典型的一个慢性子。平时说话也慢,做事也慢还喜欢认死理。都说性格决定命运,此话一点不假。让慢性子的他来对付以快打快的战术,简直就是喜欢长途奔袭的秦军的恶梦。
也正是由于平原君特烦有人不为国家考虑,只知道抢功劳的原因。再加上廉颇的性格使然,这才将整个战役前期打成了一个经典之作。
不管最终的结果如何,在有意无意地推动下。终究会有人倒下,同时也会有人重新站起来。这便是历史,从来都是在必然的进程中滚滚向前。
也许会有人说这里面也有偶然,因为方方面面出现的偶然才导致的机遇。但历史却用无数个事实告诉你,种下一粒黄豆肯定不会长出土豆来。
成功与失败绝非偶然,而是必然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