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僖宗李儇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昏君,唐朝灭亡的“功劳”有很大一部分要记在唐僖宗的头上,唐朝真正意义上的亡国之君就是李儇,后来的昭宗李晔、哀帝李不过是在为李儇做垫背的。
李儇既昏且愚,他居然认大太监田令孜做“干爹”,呼为“父”,这便是唐史上有名的“十军阿父”。田令孜本姓陈,蜀人,幼年入宫持役,李儇做皇子时,田令孜就跟着他,关系极亲密,经常同卧同起。等到李儇继位后,田令孜自然跟着发财,拜左神策军中尉,主掌禁军。
皇帝拜太监当干爹,历史上除了汉灵帝刘宏大言不惭高呼“张常侍(太监张让)乃我父”外,估计就是这位李爷了。明英宗也不过称呼大太监王震为“先生”,换成现代话就是老师或师傅,也不如李儇玩的出格。田令孜早就找摸透了李儇的脾性,知道这个皇帝没用,所以飞扬跋扈,目中无人。李儇对田令孜言听计从,不敢少忤。
我们都知道宋徽宗赵佶是著名的“足球皇帝”,而李儇则是著名的“马球皇帝”。一般观点认为唐朝的马球运行是由吐蕃传传入的,唐朝民风尚武,马球极受唐朝王公贵族所喜爱,击马球同时也可以锻炼骑马技术,以利于骑兵作战。
唐僖宗最有名的故事就是他通过打马球的水平来决定剑南西川节度大使人选,结果田令孜的哥哥陈敬打的最出色,李儇大喜,便封陈敬为西川节度使。虽说陈敬球技最好,但陈敬的胜出则很可能是田令孜已经事先决定好的,毕竟肥水不流外人田。而且他们本就是蜀人,能回到家乡当官也是一件非常风光的事情,或者说给自己留条后路也说不定。
唐朝到了僖宗时,政治极度**,藩镇连年战乱,老百姓活的极端痛苦,真是“皇帝山庄真避暑,百姓仍在热河中”。虽然封建社会的所谓明君贤臣和底层人民依然是对立的关系,但他们知道民间疾苦,减轻人民负担,老百姓在有饭吃的情况下,不会有人去造反。
现在昏君在上,佞臣竖子当道,加上各地军阀多数贪鄙无度,老百姓实在活不下去了,只有选择暴力对抗,“百姓流殍,无所控诉。相聚为盗,所在蜂起。”其中以在山东爆发的一场起义声势最为浩大。
唐僖宗李儇乾符元年(公元874年)十二月,濮州人(今河南鄄城)王仙芝在与朋友尚让、尚君长等人聚众三千人在长垣(今河南长垣),揭竿而起,王仙芝登高读起事檄文,指责唐朝“吏贪沓,赋重,赏罚不平。”
王仙芝自称“天补平均大将军”,众人激动万状,高呼口号,声势如山摇。提出“平均”的口号,这在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中是第一次,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唐乾符二年(公元875年)六月,王仙芝大军攻克曹州(今山东)和濮州,唐天平军节度使薛崇听说境内有“贼”,忙率兵来剿,结果被王仙芝揍了个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薛崇逃了。此时曹州冤句(今山东曹县庄寨镇)人黄巢也率领一部人马前来投奔王仙芝。黄巢富有谋略,能文能武,家世豪富,王仙芝自然是“倒履”欢迎。
后世有人戏言,说唐朝和清朝最愚蠢,因为唐朝和清朝在科考中,黜落了两个秀才,从而引出两个中国历史极为著名的人物和中国历史上影响极大的两个大事件:清朝的落第秀才洪秀全屡试不中,一怒之下,成立拜上帝会,在金田发动起义,发起了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起义。而唐朝的落第秀才黄巢也是屡试不中,最终走上了一条不归路,扯旗造反。
有意思的是,王仙芝和黄巢都是私盐贩子。黄巢祖辈都是盐贩子出身,但由于当时盐政属于官办,垄断经营,所以黄家的盐贩子们肯定只能走黑道,贩卖私盐,听说也赚了大把的银子。
封建时代,商人备受歧视,居四民“士农工商”之末,更何况黄家还是贩私盐的。为了“漂白”自己的“黑道”身份,黄巢决定花钱买点学问,然后参加科举。万一祖坟上冒了青烟,混个进士及第,不比成天提心吊胆的贩私盐光彩?
黄巢的文化水平如何?史称“稍通书记”,可能就是半瓶醋,但这也不错了。于是黄巢就去长安赶考,不知是黄巢的能力差,还是当考官的伸手要钱,反正把黄巢给黜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