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53看书网 > 大唐之理工天下 > 一二五 大礼堂

一二五 大礼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值得一提的是,罗马人利用石材的优秀传统,也是与他们的工具有关。花岗岩的莫氏硬度是6到7之间,而青铜的硬度在55-65之间。罗马人要么是能制作出既坚韧又坚硬的青铜工具,要么就有使用钢锯来处理这些坚硬的花岗岩。他们使用水车带动曲轴轮子推动锯条锯石头,欧洲不少出产石材的地方,都留下了罗马人从庞大的山体上,直接开凿出整根花岗岩石柱的痕迹。

抛开石材和混凝土,中国人的石工技术其实也不差,比如赵州桥的技术就十分先进,但是就是因为石料没有欧洲便宜,因此中国人总是大量使用木材造房子,也因此耽误了石头造房子技术的进步。

所以,就算是紧挨着庞大的花岗岩山体——华山,你说中国缺大石头,华山整个山就是一块大石头,你要多大的石头没有啊?正是因为缺少罗马人的采石技术,以及石工建筑所需要的混凝土,两汉隋唐并没有大量使用这种建材。

综合许多因素考虑,李治打开金手指,设计的公共建筑,是一个砖石混木结构的大型的公共建筑。名字就叫做大礼堂,将修建在皇城南的空地上。

这个建筑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稍微小一点的主舞台。第二个部分,则是仿照斗兽场设计的半露天的台,台分为四层,前后五十多排,最后一排高达20米。第一层与主舞台平齐,宽0米,深约0米的一个半弧形,可以容纳约八百名头等座席观众。整个观众席是半径约5米,20度的一个弧形,总共可以容纳两万名观众。

主舞台连带第一层台,位于一个大概三十米左右直径的圆形穹顶之下。在舞台四周和台后侧,均匀分布着六根巨大石柱。十五米高之上,再接着纵横共四道跨度三十米,高十五米的拱券。它是由木材使用北宋汴河上的木制拱桥类似的结构连接而成。

汴河上的拱桥单跨7米,可能与设计的要求有所差距。不过现在存世的两座木拱桥,同时也是廊桥,单跨达到了二十到三十米(福建屏南县的千乘桥)。从材料上来说,木材完全可以实现三十米的单跨,现代苏州胥口建成的一座木拱桥单跨达到了76米,可见木材的潜力。当然这其中采取了很多高级的设计和施工方法。李治的要求不高,只要保证能承载屋顶重量就行。

有了这两横两竖的大木拱作为主支撑,屋顶结构中剩下的檩条等等,就搭在主梁上。这样就实现了一个长宽达到三十米,中间没有柱子的大空间。(笔者已经做好了简易的d效果图和模拟视角图,附在文后)

从尺寸上讲,封顶的建筑结构高三十米,长宽大概也正是三十米,没有超过麟德殿的尺寸。从使用材料上讲,除了六根主柱和三十米跨度的拱券需要的材料苛刻一点,剩下的台施工难度其实一点也不大。为了减轻用材,李治也让抬高的方式效仿了古罗马斗兽场的多层拱券设计。

这个建筑整体大小大概是最长处90米(麟德殿长5米),最宽处70米。和古罗马斗兽场(约长米,宽60米)比起来,还是小的多了。不过这个大礼堂不表演斗兽和海战,只需要为秀才海选和各类舞台剧,包括百官朝会提供场地就可以。

不消说,李治穷极无聊之下,牛大眼的话剧团除了《梁祝》,又增加了新的戏目。整个长安都等着能到教坊司连续剧的上映,剧场修好以后,这收门票都会收的手软啊!李治对着设计图,畅想着美好的未来,不禁傻笑出声来。[[[cp|w:20|h:40|a:c]]]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